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30篇
综合类   87篇
水路运输   42篇
铁路运输   36篇
综合运输   2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现代有轨电车系统以其舒适、环保、绿色且中等运量的特征日益赢得世界各国的关注。通过对法国波尔多有轨电车工程景观案例的分析研究,提出在国内新建有轨电车工程中景观设计对各专业的要求,同时提出景观设计的技术路线,以供现代有轨电车工程的景观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12.
为探究道路交通条件对路段人行横道机动车让行的影响,通过无人机视频调查,采集了20处路段人行横道机动车通行过程数据,在对logistic模型应用条件进行检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路段人行横道机动车让行概率模型,并检验了模型的准确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安全间距、车速、监控、车道数、行人数量和行人位置对让行率具有显著影响;通过增设监控和行人中央驻足区可分别提高让行率为原来的3.700倍和4.339倍,当车道数大于4时,即使采取监控措施让行率仍将小于30%,应采用信号控制。  相似文献   
213.
码头系泊船舶缆绳线力的混沌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码头系泊船舶缆绳张力的理论计算对于缆绳的选取、系泊设备的设计、系泊方式、缆绳预紧力的确定,以及船级社规范的制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中对小波浪水域码头系泊船舶缆绳张力的计算建立了数学模型,引入混沌优化的方法对非线性系泊方程组进行了求解,其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14.
高校物业管理的难点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后勤实行社会化改革后,管理模式已由福利型转向物业型。做好高校物业管理工作,要依据现代物业管理企业管理理念并结合高校的特点,开拓物业管理服务市场,适度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高校的物业管理。  相似文献   
215.
The fundamental diagram, as the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raffic flow, speed, and density, has been the foundation of traffic flow theory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Seventy-five years after the seminal Greenshields model, a variety of models have been proposed to mathematically represent the speed-density relationship which underlies the fundamental diagram. Observed in these models was a clear path toward two competing goals: mathematical elegance and empirical accuracy. As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uch a pursuit, this paper presents a family of speed-density models with varying numbers of parameters. All of these models perform satisfactorily and have physically meaningful parameters. In addition, speed variation with traffic density is accounted for; this enables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traffic flow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not only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raffic flow but also provide a sound basis for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