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89篇
综合类   61篇
水路运输   48篇
铁路运输   86篇
综合运输   6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测量噪声相关情况下的航迹融合和测量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测量噪声相关情况下的航迹融合和测量融合问题,根据线性无偏最小方差估计理论,推导了噪声相关情况下的多传感器跟踪系统的航迹融合和测量融合算法.经Monte Carlo仿真表明,文中给出的考虑噪声相关的航迹融合和测量融合算法的跟踪精度均高于相应的不考虑噪声相关的传统算法,且附加的计算量很小.  相似文献   
52.
AN EFFICIENT FAST ENCODING ALGORITHM FOR VECTOR QUANTIZ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ntroductionA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data compression,VQ[1,2 ] has been successfully used forvarious ap-plications involving VQ- based encoding and VQ-based recognition in both vocal and image pro-cessing.The k- dimensional,N- level vectorquantizer is defined as a mapping from a k- di-mensional Euclidean space Rkinto a certain finitesubset C={Ci,i=1 ,2 ,… ,N },which is called acodebook and whose elements Ci are called code-words.A distortion measure D( X,Ci) is a non-negative dissi…  相似文献   
53.
针对目前沥青混合料自动检测的要求,借助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给出最大方差理论在沥青混合料智能检测与参数提取中的应用,可为实现沥青混合料自动检测与分析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4.
季节性冻土地区客运专线路基基床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季节性冻土地区客运专线的路基基床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现场填筑试验证实优化后的路基基床填筑方案,即铺设两布一膜,上覆5 cm中粗砂,再铺设55 cm厚级配碎石达到了检验标准,可在所研究的工程中推广使用。同时提出采用C25纤维混凝土代替原设计8 cm沥青混凝土作为防水层,优化后的防水层在施工操作性和质量保证方面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55.
针对工程中因主流不能按原设计流向顺适通过桥孔而导致桥梁水毁的情况,分析了引起桥前洪水主流变异的原因,并以支座和锥坡为例说明变异主流的破坏机理,进而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56.
基于转速传感器技术,提出1种列控车载设备测速测距算法,由自适应参数列车运动模型、空转/滑行时列车速度校正模型和基于联邦滤波的融合算法3部分组成.先建立列车运动模型,利用自适应参数更新列车运动模型和系统状态噪声,估计单个转速传感器所在轮对的速度和加速度;当检测到轮对空转/滑行时,利用设计的速度校正模型计算列车运行速度,并...  相似文献   
57.
日本城市轨道交通应用系统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日本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概况,介绍了该国的几种主要城市轨道交通模式,由此对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模式选择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8.
“济南模式”BRT具有车辆双侧开门、中央岛式站台、同台免费换乘等特征,运营两年多来,对提高公交满意度、私人机动化交通方式转移、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了一定效益。在分析济南BRT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济南BRT速度运行情况。基于人工调查及行驶记录仪数据,解析BRT的行驶特征及时间-距离变化规律,从而分析延误的发生点、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程度。速度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BRT的稳定运行,速度有所增长;工作日的速度具有明显的早、晚高峰现象,周末速度时变曲线则较平缓;空间上的路权保证是确保BRT高速运行的重要条件。速度运行评价及速度特性分析为近期改善策略及远期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9.
采用仿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和交通流状态下,车辆驶出交叉口后在路段上的速度和车辆之间交互状态的变化规律.根据车队离散理论和交通冲突理论,以断面车辆速度标准差SD和交通冲突数量作为判断交通安全性的指标,通过判断车辆驶出交叉口后的运行状态,寻求车辆达到稳定状态时所需的距离,并以此距离作为道路交叉口之间的最小安全间距;最后建立了交叉口最小安全间距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60.
为了给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针对LED点阵式发光标志、LED半透式发光标志和传统逆反射标志,考虑光照强度、闪烁频率、发光形式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交通标志视认性能的驾驶试验研究。采用方差分析研究各个因素对标志视认距离影响的显著性及其交互作用。基于驾驶模拟器进行视认性能对比试验,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了半透式发光标志与逆反射标志的视认距离,并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不同光照强度下半透式发光标志的最佳亮度区间。结果表明:在光照强度为200 lx的下午,LED主动发光标志相对于逆反射标志只增加了2~4 m的视认距离;而在光照强度为0.5 lx的晚间,视认效果则提升显著,点阵式和半透式发光标志的视认距离相比逆反射标志分别提升了39.7%和80.4%。闪烁发光无论快慢,对于LED主动发光标志的视认效果均无提升。另外,半透式发光标志的亮度过高时会产生眩光效应,不利于驾驶人辨识标志内容,且最佳亮度区间随着环境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光照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推荐采用常亮LED半透式发光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