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4篇
  免费   223篇
公路运输   547篇
综合类   1230篇
水路运输   336篇
铁路运输   512篇
综合运输   37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00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The application of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3’s) in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has grown in popularity worldwide. Despite this important shift in the provision of transportation service, there are clear gaps in knowledge about the impacts of P3 projects, especially on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ation systems as a whole. Not only should policy makers evaluate the emissions impacts from P3 projects, but they should also think about innovative models that address or charge for emissions into P3 contracts. This addition to P3 contracts could provide a new solution to the long-existing property right paradox: who owns (is responsible for) emissions from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fill the research gap by analyzing these innovative models. Using the road network of Fresno, California, as our case study, we offer a number of interesting insights for policy makers. First, average peak emissions costs range from 1.37 cents per mile (the do-nothing case) to 1.20 cents per mile (profit-maximizing cases) per vehicle. Although emissions costs from the P3 projects are lowest for the profit-maximizing cases, the system-wide emissions costs of these cases are highest because of spillover effects. Second, charging project owners for the emissions costs of P3 projects is not an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emissions or the total costs of travel, especially on a VMT basis. Instead, the public sector should implement emissions-included social cost-based price ceilings. When employing these limits, project owners could still be charged for the emissions costs. Finally, using total travel time as the only objective function for evaluating P3 projects can be misleading. Several P3 projects have shown better outcomes using total travel cost with the inclusion of emissions and fuel consumption costs, instead of using total travel time as the only objective function.  相似文献   
92.
以中关村西区建设的综合管廊为例,总结并分析了综合管廊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与前景。在市政工程设计综合工作中,改变了传统的以重力流管线为主导的设计思路,提出了以管廊为主导,合理确定管廊内部空间分配,充分利用管廊内、外部空间的新思路。通过对重力流管线系统的优化调整,较好地解决了重力流管线与管廊平面位置和高程交叉的矛盾,提出的一些建设性意见均得到了一级土地开发商的认同和有关设计单位的采用。通过对中关村西区建设综合管廊的思考,还对如何发展北京综合管廊事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3.
石京 《中南公路工程》2007,32(4):103-106,126
重点探讨实际道路规划项目中一般收费道路的收费收入预测方法,目的在于尽可能使收费收入预测更为精确。在我国,高速公路通常采用依靠征收通行费以偿还投资借贷的方式进行建设,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通行费收入进行预测,并进行财务分析,以保证决策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以笔者在日本从事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为例,分析研究了基于实用型交通量增量分配方法结合使用车种转换矩阵的高速公路路网中一般收费道路通行费收入的预测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道路项目财务评价中。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收费道路出入口间交通量预测精度,以及采用需求相关性较大的车种转换调查数据可以提高通行费预测精度。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方法对我国的高速公路需求预测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4.
用灰数表示决策信息是合理的.通过构造灰数意义上的决策值与比较域,利用集对分析的相对性,在与同一、对立(最优、最劣)目标接近程度意义上构造了决策值与比较域间的集对联系数.引入了集对联系数中同一度和对立度间相互关联的集对势的概念,利用集对势的大小对方案的优劣进行排序.作为集对分析和灰数的结合,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的灰数多指标决策模型.最后,以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95.
基于非参数回归的快速路行程速度短期预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北京市快速路上的检测器所采集的历史数据,经过数据筛选,剔除判别,小波滤噪平稳处理,聚类分析等过程,建立了交通状态演变系列的历史样本数据库。基于所构建的历史数据库,通过数值试验,确定了状态向量、距离匹配原则,K近邻值等参量,构建了一种基于K近邻的非参数回归短时交通预测模型,实现了对路段行程速度的短时预测。最后,利用随机选取的历史数据系列对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预测算法的精度可以达到90%以上,可以很好地满足ITS应用系统对于交通预测数据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6.
中国有相当一部分城镇由于古代沿河而栖的文化,通常都有一条河流贯穿其中,该文阐述了把城市中同一重要河流上的桥梁从城市区域规划中分离出来做一个独立规划的重要性,并介绍了浙江缙云县好溪上6座桥梁的规划及其规划宗旨。  相似文献   
97.
河谷型城市过境交通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谷型城市是城市主体在河谷中形成和发育的一类城市。该文从河谷性城市所面临的严重交通问题入手,通过介绍河谷型城市的定义和特征,分析了河谷型城市过境交通对城市内部交通的影响。以河谷型城市过境交通调查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用于河谷型城市过境交通规划研究的方法。并以兰州市为例,就存在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8.
In this paper, reasonable paths in transit networks are defined as possible paths that satisfy the acceptable time criterion and transfer‐walk criterion. A recursive algorithm for finding all of the reasonable paths in a transit network that does not involve a rapid increase in program run‐time with network size is presented. Realistic transit networks in Hong Kong and Guangzhou were selected as case studies of the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trip planning system. Transport planning practitioners and potential users were invited to test the system to evaluate its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of the prototype evaluation were satisfactory, and the viability of the system as a useful tool for supporting decision‐making has been confirmed by the positive feedback that was obtained from survey questionnaires.  相似文献   
99.
跑道不停航加铺工程要求在较短的施工周期内完成多项关键施工工序的实施,受到时间周期、资源利用、工序完整性等多方面的制约,因此,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对于确保工程质量意义重大。该文充分考虑了跑道不停航施工的各种制约因素,分析测算了各道工序的施工时间,基于最优化方法原理,通过施工组织网络图建立了不停航施工组织优化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灵活地根据所选决策变量定量求解出施工周期内的施工能力,根据时间和资源两方面的约束条件给出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为相似工程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该文以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现状为出发点,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一项重要课题,阐述了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基本内容及三个层次,论述了交通需求预测的分析方法及模型。最后结合兰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框架与实施情况,分析其主要成果及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