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92篇
综合类   43篇
水路运输   36篇
铁路运输   29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提出在电气化铁路远动系统中采用高性能,低价格,灵活易用的通讯网络BITBUS构成分层的分布式网络系统,用网络结构代替常规的双机加切换器的结构。既简化了系统结构了又成功地解决了系统资源的共与分配,并为系统以后可能的扩展与联网打下了基础。运用软件工程学的有关技术和方法开发系统软件,使系统结构清晰,易于维护和扩充,本文针对电气化复线渡线开关监控系统的特点,给出了该系统采用的软,硬件方案及其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3.
人为因素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事故的80%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人为因素责任主要在于船公司的岸上管理和船上管理。因此,人为因素是船上安全管理的根本要点,良好的人员素质是安全的必要条件。本文主要研究人为因素对船舶航运安全的影响,特别指出轮机管理中人为因素对船机故障的重大影响。指出应提高船岸人员素质,并实行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5.
文章通过显微组织、显微硬度、电化学性能表征测试,分析了不锈钢车体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变化及性能差异,研究了钝化道次、移动速度等电化学钝化工艺参数对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耐蚀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发生明显改变,显微硬度下降,表面耐蚀性明显下降,当以10 mm/s单道次钝化作业时,点蚀电位最高,耐蚀性最好,30天盐雾试验后,钝化处理表面未发现明显锈蚀.该工艺已在公司进行了推广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齿轨铁路接触轨是齿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可靠性对牵引供电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针对250‰坡度齿轨铁路接触轨系统建立了 3种不同中心锚结结构的三维模型以及有限元模型,完成了 3种齿轨铁路接触轨模型在自重载荷下的静力学仿真,并评估了 3种中心锚结的结构可靠性.结果表明:两绝缘支架式的中心锚结结构接触轨出现了应力超标情况,不适用于大坡度下齿轨铁路;三支架式和两支架带拉杆式结构的接触轨静力学状态良好,适用于大坡度下齿轨铁路.研究结果可为齿轨铁路接触轨系统中各构件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舰船海洋防腐领域中,为了适应不同的海洋环境,提升舰船的综合作战能力,防腐防污材料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防腐防污材料的保护,舰船能够有效抵御各种微生物的腐蚀,极大提高了船舶的航行安全和使用寿命。本文集中分析了复合海洋防腐防污涂料结构,并从纳米微观的层面,对该材料的分子动力学特性进行深入的数学分析,并详细阐释了涂料的基本性能和制备过程。  相似文献   
8.
基于驾驶人的视觉惰性、视觉警示频率和感觉特性,分析了突起路标的视觉警示作用,确定了突起路标的闪现频率,计算与修正了突起路标的初始间隔。应用ADAMS/Car仿真软件模块,建立了道路、车辆和突起路标模型,将车型设置为大型车和小型车,大型车的车速设置为60、80、100km·h-1,小型车的车速设置为80、100、120km·h-1,大型车和小型车的方向盘转角均设置为1°、3°、5°。分别对提出的12m间隔与现行规范推荐的15m间隔各进行243次仿真,分析振动警示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12m间隔下,平均碾压率为93.1%,小型车和大型车对应的平均警示率分别为41.7%和5.6%;在15m间隔下,平均碾压率为93.7%,小型车和大型车对应的平均警示率分别为33.3%和28.9%;12、15m间隔对小型车都具有较好的振动警示效果,15m间隔对大型车的振动警示效果更好。当高速公路夜间交通流较大或需要加大交通设施的夜间安全效果时,可选12m间隔提供良好的视觉连续性和视觉警示效果;考虑施工维护的方便性和经济性或者大型车比例较大时,可选择15m间隔。  相似文献   
9.
护栏高度由于路面加铺罩面而降低,使得其安全防护性能受到影响。利用LS-DYNA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高度下波形梁护栏进行了碰撞仿真实验,量化分析了护栏高度降低与其安全防护能力关系,确定了护栏防撞性能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临界高度值。对沿海高速公路原有护栏提出改造方案,并运用计算机仿真证明其符合规范规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