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6 毫秒
11.
介绍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参数的计算依据,并建立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计算仿真予以验证,给出广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工程线路设计参数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为在我国开展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研究,因为直线电机轨道交通可改善曲线通过性能和环保状况、提高稳定性,降低土建工程造价,非常适合大中城市中等运量交通发展的需要。 研究方法:结合直线电机轨道交通的车辆、转向架等结构特色,建立车线耦合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大量关于线路设计参数的仿真计算.通过与软件ADAMS/Rail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此外,通过传统的质点方法和行驶动力学,以缓和曲线长度为例对线路设计参数进行了计算。 研究结果:通过对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工程线路设计参数进行的仿真计算,得出了相应的线路设计参数建议值。 研究结论:采用新型的直线电机轨道交通方式,在一定的运行速度范围内,可以更好地通过小曲线半径和较大坡度的线路,从而降低土地拆迁及工程量,进而降低地铁造价。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噪声控制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由于高架桥结构直接暴露于环境中,列车通过产生的直接噪声和桥梁结构的二次辐射噪声对沿线居民带来较大影响,处理不当会影响高架线的发展和推广。分析城市轨道交通高架线振动与噪声的特点,重点研究分析轨道结构和桥梁结构振动与噪声的控制措施和问题,并提出高架线减振降噪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产业链细分市场及未来前景,并以近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情况、出台政策及发达国家产业现状为依据,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从分析可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修保养(以下简称“维保”)产业已进入发展黄金期,运营维保后市场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最具发展前景、空间最大的产业环节;在该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商业模式的积累,必将产生营收、市值过千亿的超大型企业。从事运营维保体系建设、特别是能够自主提供智能运营维保系统的企业将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领军者。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联络线是连接两条独立运营线路的辅助线路。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过程中,联络线的合理布局是网络中各条线路连通的关键前提条件。建设成本优化法是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全局出发,以图论为理论基础,根据实际现场调查数据,提出总建设成本最低的联络线布设方案的设计方法。在计算机的辅助下,该方法适用于线路数量较多、线路间关系较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联络线设置。本文对联络线建设成本优化法进行了思考和研究,以进一步优化联络线的布局方法。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联络线建设影响范围"、"加权平均成本等级"和"虚拟建设成本等级"的概念及其确定方法,使建设成本优化法更完善。并以北京市2010年底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联络线规划为案例,介绍建设成本优化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并阐述该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6.
对AutoCAD的二次开发工具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与比较,从中选定ActiveX技术,阐述了选择Visual Basic作为开发语言的原因,给出了应用ActiveX技术开发AutoCAD的几段原代码,并针对北京城市铁路的部分区段(西直门-回龙观)进行了应用,证明程序的计算速率快捷,结果准确,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较为系统地介绍日本直线电机地铁的发展情况,指出日本直线电机地铁具有车辆断面小、建设成本低、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振动噪声低等特点,提出在满足安全舒适性要求、提高小半径曲线通过速度、提高直线电机地铁效率、减少或避免钢轨波磨方面需要继续改进的目标,最后总结了直线电机地铁的适用条件,并展望了直线电机地铁在中国重庆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1 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 轨道交通线路专业中使用CAD的历史由来已久,现在很难想像离开AutoCAD去设计一段铁路、地铁或轻轨.作为一种通用的绘图软件,AutoCAD交互性好,易学易懂,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然而,除了作图之外,AutoCAD不可能完全满足每个用户的具体要求,人们希望能够进行大量计算,提高作图的自动化程度,这就需要进行基于AutoCAD的二次开发[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