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223篇
综合类   131篇
水路运输   422篇
铁路运输   190篇
综合运输   3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介绍了顶推施工方法的原理、施工工艺等,并对某钢箱梁进行顶推施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淑珍 《世界汽车》1994,(6):45-47,54
丰田汽车公司推出一种能够自动推断出所到目的地的行车路线并利用声音合成技术来制导的行系统。该系统拥有10个中央处理器,其基本功能包括:应用传感器、全方位系统和园示匹配来展示车辆现场位置;根据地址或地名为驾驶员示出要到达地方的参考图;计算和展示出从现场位置到目的地的标定点的路线;用声音和交叉路线图示出所选择路线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3.
<正> 1 前言吴淞导堤位于黄浦江出口处的左岸,面临黄浦,背依长江,是一个半径为2.4km、全长为1395m的弧形抛石坝(护面层为3—5t的混凝土预制块)。它始建于1907年,建成于1911年,后因吹填工程的影响,使其根部411m长的堤身与陆地相连,故目前从新的堤根至堤头所能见到的长度仅为984m(见图1)。堤顶高程为1.9—2.4m(吴淞零点),自根部至堤头略有倾斜;边坡1:25;顶宽5m;底宽40m。  相似文献   
14.
15.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6,(5):119-119
8月1日,在舟山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施工现场,利用直升机对大桥先导索牵引过海获成功。这是西堠门大桥科技含量更高,施工难度更大的上部结构安装最为关健的一场硬仗,在我国桥梁建设史上为首次采用,也是我国桥梁建设史上首次在示封航条件下实施的直升机先导索架设。于今年6月份结束了塔、锚等基础工作的西堠门大桥是舟山连岛工程重要组成部份,总投资23亿元,起于舟山市册子岛桃夭门岭,于门头山经老虎山跨越西堠门水道,止于金塘岛上雄鹅嘴,接金塘大桥,全长5.452km。主桥桥型为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650m,位列国内第一,世界第二,是世界级的特…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圆梁山隧道平导出口段施工数据采集和统计,进行运输量化分析,确定出合理的运输车辆设备数目,使公司决策层根据施工情况变化和量化分析结果,合理添置设备,确保施工正常进行,达到经济效益和施工进度兼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北导堤堤头部位2.6 km长软基段的工程条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空心方块斜坡堤结构.这种新型结构的基本构思是利用各空心方块之间以及空心方块本身的两个空隙率,降低堤身单位体积的重量以及堤身断面总重量,从而满足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和整体稳定的要求.对空心方块斜坡堤的设计、试验研究以及工程实施效果等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针对海上舰船惯导长时间工作而又无法获得外部导航校准信息、无法评估惯导水平姿态误差问题,提出利用惯导自身信息实现水平姿态误差评估与补偿的新方法。根据舰船稳速直航状态下的实际加速度值近似为零的特点,分析惯导等效加速度和惯导速度误差与水平姿态角误差之间的关系,建立海上舰船惯导水平姿态误差自主评估模型。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水平姿态误差动态自主评估与补偿方法,在不依赖外部导航信息条件下,实现惯导水平姿态误差动态自主评估与补偿,在给定的仿真实验条件下,水平姿态角误差最大值和振荡范围均减小了75.8%,有效提升了舰船惯导的水平姿态精度。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铁8号线大红门桥站-和义站区间附属风道为跨度16.2 m的单跨结构,采用暗挖洞桩法(PBA工法)施工。为有效控制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必须合理安排导洞施工顺序。基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的导洞开挖方案地表沉降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并与地表沉降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导洞开挖顺序的地表沉降发展路径差别显著,但最终的沉降值基本一致;随着导洞的开挖,地表沉降槽宽度增加并不明显,但是由于导洞开挖的群洞效应,地表沉降速度发展较快。因此在后续的拱部开挖支护中,必须通过调整支护措施和开挖方案来严格控制地层沉降。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地铁15号线学院路站为研究背景,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并进行数值模拟等手段,确立了对导洞内土体进行深孔劈裂注浆措施,加固土体并形成隔水层,取代了传统的地面降水,节约了场地,消除了因降水造成地层水土流失而引起周边建(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也避免了城市地下水资源浪费。将原来柱洞法的6导洞改为8导洞,钻孔灌注桩改为人工挖孔桩,并对车站结构施工工序进行了优化。工程实践表明,修改后的施工方案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