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1.
介绍了BP网络的结构及学习算法,阐明了电气系统故障诊断的实现过程.通过对挖掘机蓄电池常见故障进行试验和测试,验证了该神经网络收敛速度快、学习记忆稳定,具有很好的学习功能.  相似文献   
12.
软弱围岩隧道受开挖扰动影响变形明显,施工中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隧道塌方。文章以厦门莲岳隧道A匝道隧道为工程背景,结合隧道所处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软弱围岩隧道,不论是全断面开挖还是台阶法开挖,掌子面挤出位移最大,拱顶下沉和地表沉降次之,洞周收敛最小;隧道围岩变形可以分为掌子面前方的先行变形和掌子面后方变形,围岩条件越差,先行变形越大,约占总变形的10%~30%;采用台阶法等分部开挖工法,可减小对掌子面前方围岩的影响范围及变形。在对浅埋软弱围岩隧道的周边环境有严格变形控制要求时,要采取更为严格的预加固措施来控制隧道施工引起的围岩变形,以确保隧道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14.
徐啸  沈莹  毛宁 《水运工程》2018,(11):48-53
为满足厦门港口建设的需要,提出在九龙江河口湾北岸规划海沧深水港的方案,此范围天然水深仅为1. 5~5. 0 m,如建设深水港需开挖12. 0~15. 5 m,规划方案是否可行取决于港区的泥沙回淤强度。通过对已进行的模型研究成果和现场资料分析,指出随着码头岸线向西发展,航槽和滩面床面高程差逐渐加大,港池内不仅存在因水深增大,流速减缓并引起悬沙淤积,还需考虑归槽水流的刷滩作用引起的回淤。根据各种水流特点,计算浅滩深挖后港池内泥沙回淤率,认为在海沧港区建设深水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廖鹏  毛宁 《水运工程》2007,(12):72-76
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分析京杭运河苏北段船舶大型化和标准化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近5年来船舶的大型化和标准化趋势十分明显,尤以驳船最为显著,而且实际船舶尺度的标准化程度愈来愈高,有助于提高航道和通航设施的利用率和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刘利  毛宁 《水运工程》2005,(6):72-75
结合江苏省京杭运河上近几年的几座船闸施工情况,分析船闸闸首底板这类大体积砼浇注时的温度应力,从降低温度应力、提高闸首底板砼本身的抗拉性能以及加强砼早期养护等方面提出温度裂缝控制的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毛宁 《交通科技》2004,(1):20-22
分析船闸闸首底板大体积砼浇注时的温度应力,从降低温度应力、提高闸首底板砼本身的抗拉性能以及加强砼早期养护等方面提出温度裂缝控制的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知识库存在知识获取困难、表达复杂、推理容易产生组合爆炸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知识库建构方法,建立了某型挖掘机的神经网络知识库。研究了BP网络的结构及训练算法,阐明了知识库的实现过程,并以液压泵故障诊断为例,证明了神经网络知识库具有知识获取简单、表达清晰、推理逻辑性强等特性。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和江西省于1999年4月、5月,连续两个月对港口生产单位进行调查。 上海市内河港口实行港航合一的管理体制,根据1991年颁布施行的《上海市内河港口管理办法》,全市实行一县(区)一港的原则管理,共设11个内河港口,其中市区设一港。根据1996年全国港口普查,内河港口生产单位1194家。根据上海市港口特点,全市先对11个港口进行分层,然后各港独立抽取样本单位。 根据1996年全国港口普查,江西省拥有港口 40个,内河港口生产单位237家。考虑到每个港口的生产单位不多,因此由省直接抽取样本单位。 一…  相似文献   
20.
厦门港嵩屿规划港区位于两股潮汐水流分流、汇流处,水流流态复杂导致规划码头岸线前沿水域存在缓流区和回流区。涨、落潮流态对港区平面布置十分敏感。岸线方案如不能满足两股水流的分流要求,将在码头前沿水域产生大尺度回流区或导致泥沙严重回淤。进行24组物理模型试验,确定嵩屿港区布置方案。现场实测资料表明,物模试验成果能较好地预测嵩屿港区建成后的水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