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64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24篇
综合运输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由于城轨日常行车对区间运行时分的多样性需求,不同运行时分下区间列车运行策略的优化求解极为困难.通过丰富的实际列车运行数据拟合,获取运行时分?最优能耗间的函数关系.将区间内每一列车运行策略对应的运行时分和能耗值作为数据点,根据数据特点构建劣点判别规则从原始数据中剔除能耗值较高的不合理数据,筛选得到最优拟合数据点集.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B样条拟合方法,结合遗传算法寻求B样条曲线的最优参数向量和控制顶点数,拟合得到运行时分-最优能耗值函数曲线.通过某城市地铁区间的实际列车运行数据进行验证,证明本文提出的拟合方法精度高、速度快,绘制出的运行时分-最优能耗值函数曲线能够为城轨列车运行组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路是轨道交通系统的主线,主要结合轨道交通8号线线路设计对换乘节点车站线位预留、双圆盾构法、物探、小车的爬坡能力、施工技术水平等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3.
为考察地铁运营后列车载荷和地下水对隧道造成的影响,对某砂性土地层城市中某一地铁盾构隧道区段运营6年间的沉降变形进行实测观察;根据实测所得沉降规律,设计并开展缩尺模型试验,研究车致振动条件下因地下水位变化产生的隧道沉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时间推移,隧道各测点所得数据呈现一定的周期性上升与下降变化趋势,前2年隧道总体上浮,之后略有沉降,第3年后虽有波动但基本未发生进一步沉降,第6年后隧道最大沉降不超过3 mm;砂性土地层中,地下水位变化会造成重塑土层内部应力变化,且振动荷载会导致土体颗粒结构重新调整至密实,易导致隧道发生沉降,因此不能忽视地铁周围施工降水给隧道带来的不利影响;土体振密及因地下水产生的浮力共同作用,导致隧道的上浮及沉降。相比于软土地层,砂性土地层中盾构隧道的沉降速率明显更低且沉降基本稳定时间更短,2种地层下的沉降规律、影响因素完全不同,各地层下的沉降分析理论亦无法相互适用。  相似文献   
104.
105.
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6.
一种基于模板匹配的汽车牌照识别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受天气、光线等因素的影响,易造成车牌图像灰度不均匀,在车牌图像上部产生阴影,章提出了一种消除阴影的预处理方法。即采用模板匹配完成字符识别,设计字符提取算法,使字符提取和识别同时进行,避免了字符的单独分割。针对一些易混淆的字符,构建神经网络,提高字符的识别率。测试结果证实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7.
锪气缸体工艺搭子凸台是缸体机械加工方法的第一道工序。其加工质量好坏影响缸体的整个加工质量。而工序的关键是装夹装置设计是否成功。本文介绍了该装置设置的要点和经验,对类似装置的设计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根据S型曲线在超高过渡计算时遇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对"S型曲线"在两反向回旋线衔接处进行用斜脊式路拱设计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109.
如何满足大批量、多品种、结构差异大的产品混流生产的装配需要,一直是装配线设计的难点解放.本文详细介绍了解放载货驾驶室内饰装配线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以及装配线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10.
采用经单缸机温度和应力测试验证过的流-固热耦合有限元模型,对某型高强化柴油机蠕墨铸铁气缸盖的冷却传热和热机耦合应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缸盖火力面热流量、冷却液进口温度和流量等参数对气缸盖温度与热应力的影响,并引入机件热强度系数(C2因子)对气缸盖火力面鼻梁区抵抗热疲劳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C2因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定量表征气缸盖的热强度,因而可对不同的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快速定量对比;在高强化蠕墨铸铁气缸盖设计中采用高温冷却的思路,可提高气缸盖鼻梁区的抗热疲劳能力;增加冷却液进口流量能降低气缸盖鼻梁区的温度,但并不利于提高气缸盖鼻梁区的抗热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