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58篇
综合类   67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分析了影响可见度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小目标可见度(STV)道路照明设计方法,指出了小目标可见度设计方法的不足及进一步完善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符合驾驶员视觉特性的道路照明设计应与交通标线的诱导性相协调。  相似文献   
112.
HOV车道的设计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交通问题。通过对HOV设计应用的研究,阐述了在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下,将HOV理念引入城市交通管理是实现城市道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城市用地集约化配置的需要;同时指出,我国实行HOV优先的可能。论文借鉴多方式出行选择logit模型对HOV车道的设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3.
交通指路标志信息量与视认性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确定指路标志合理路名数,在室内模拟实验基础上,运用EMR-HM8眼动仪,分析了交通指路标志信息量与视认反应时间的定量关系,对比了目标路名指路标志与非目标路名指路标志视认性。发现指路标志视认的一般规律:当路名数为2~7个时,视认反应时间不超过2.50s,且与指路标志路名数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目标路名标志视认时间明显小于非目标路名标志的,平均差值为0.52s。提出了城市道路指路标志视认反应时间的建议取值:路名数不大于5,且车速小于50km·h-1时,可采用2.00s的视认反应时间;路名数大于5,或车速不小于50km·h-1,可采用2.50s的视认反应时间;指路标志路名数以不超过5个为宜。  相似文献   
114.
对高速公路桥隧段驾驶员视觉信息量展开研究,可以定量地评价桥隧段道路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通过对道路信息视觉关注度的计算,求得了高速公路各典型断面的驾驶员视觉信息量。计算结果表明,隧道内驾驶员视觉信息量严重不足,易使驾驶员产生单调疲乏感,而桥梁段与普通路段相比差别不大。提出了增加隧道侧墙信息以提高驾驶员视觉信息量,保障行...  相似文献   
115.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郊公路交通特征发生显著变化,公路城市化现象趋势明显,导致城郊公路交通事故频频发生。在对城郊公路的典型交通特点和交通事故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城郊公路事故发生与交通方式、交通结构、接入口密度以及饱和度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城郊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确定城郊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6.
双车道公路弯道处行车轨迹是车辆自由行驶时的重要特征,通过对行车轨迹及运行速度综合效应的分析,得出双车道公路自由行驶的车辆在弯道上行驶时行车轨迹偏移规律,并建立了自由行驶状态下道路线形与行车轨迹和速度之间的相关模型.据此可对弯道处行驶时的驾驶行为及行车安全进行分析,并对道路弯道处线形和断面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17.
阐述了灾时山区路网各路段组成单元通行概率的分析方法,采用Monte Carlo模拟法对山区路网连通可靠度进行分析和计算,并通过概率解析法来检验Monte Carlo模拟法的计算精度.采用Monte Carlo模拟法分析路网节点间连通可靠度,提出了灾时山区路网应急救护中心优化选址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阐述其计算过程.结果表...  相似文献   
118.
119.
120.
机动车出入口是进出城市公建群的重要交通节点,也往往是造成进出基地车流交通堵塞和延误的交通瓶颈点,从优化出入口交通设计的角度改善公建群交通是一务切实可行的途径。遵循出入口管理策略的基本原则,对城市公建群的机动车出入口细部进行优化设计,尽可能减少大型公建群对周围道路的交通压力,提高公建群内外行车的通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