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87篇
综合类   73篇
水路运输   18篇
铁路运输   4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1.
在大量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平面斜坡破波压力的简化计算公式,并通过简化模型分析了路基边坡防护板在波浪破波压力的冲击下产生的附加拉应力很可能超过素混凝土防护薄板的抗拉强度的问题,宜在设计时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212.
应用Matlab软件对黄土抗拉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Matlab的最小二乘法拟合非饱和黄土抗拉强度的试验数据,得到黄土抗拉强度与含水率、干密度间的定量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是影响原状黄土抗拉强度的主要因素,干密度和初始含水率是影响重塑非饱和黄土抗拉强度的主要因素;在相同的干密度下,抗拉强度随初始含水率的逐渐增大而减小,在相同的含水率下,抗拉强度随干密度的逐渐增大而增大.黄土抗拉强度与含水率、干密度间的关系曲线接近为二次曲线,与以往研究结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13.
碾压混凝土(RCC)试件与混凝土试件一样也存在着尺寸效应.笔者采用随机骨料模型模拟碾压混凝土的细观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碾压混凝土试件劈裂抗拉的细观损伤断裂,并重点对劈裂抗拉强度尺寸效应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14.
通过改进施工设备,优化施工工艺,成功地实施了重交通量下沥青路面的快速施工,提高了路面的整体抗拉强度,解决了沥青路面易产生基层干缩裂缝等技术难题,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15.
郝朝印  闫治国  杨成 《隧道建设》2017,37(Z2):136-140
借助火灾试验,对盾构隧道管片混凝土-加固体界面经历高温后的拉伸性能进行研究。试验温度等级为50、100、200、250、300℃,试验测试高温后盾构隧道管片混凝土-加固体界面的破坏形式、荷载-位移关系及温度-破坏荷载。试验结果表明:1)高温后混凝土-加固体界面拉伸破坏形式分为Ⅰ型破坏和Ⅱ型破坏2种,较低温度(20、50、100、200℃)下主要发生Ⅰ型破坏,较高温度(250℃和300℃)下主要发生Ⅱ型破坏。2)混凝土-加固体界面的抗拉刚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在较低温度和较高温度下,影响混凝土-复合腔体界面抗拉强度的主要因素分别是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混凝土-复合腔体粘结界面的抗拉刚度。  相似文献   
216.
刘家钦  王庆华  董加柱 《中国水运》2014,(4):329-330,334
普通混凝土具有抗拉强度低、抗折强度等缺点。论文研究了5种掺量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得出了不同纤维掺量混凝土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等的变化曲线,其中抗压强度较素混凝土稍有降低,降幅为2.5%~11.4%,抗折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均有增长,增长幅度分别为3.2%~5.7%及6.O%~11.7%。根据试验结果,提出聚丙烯纤维的最佳掺量为1,200~1,500g/m3。  相似文献   
217.
延迟断裂是材料在静止应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后突然脆性破坏的一种现象,是材料、环境和应力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种环境脆化,是由氢导致材质恶化的一种形态。延迟断裂现象是妨碍高强度螺栓提高强度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18.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由粗骨料、水泥、水等拌合压实而成的多孔混合材料,骨料形态和水泥浆体特性对骨料颗粒间的黏结有直接影响。以骨料种类、骨料表面粗糙度、水泥浆包裹厚度为影响因素,开展骨料颗粒间黏结性能研究。首先将玄武岩和花岗岩切割成圆形试块,并打磨表面使其具有不同的粗糙度,然后控制水泥浆层厚度,将两个岩石圆柱块黏结制作成一个拉拔试样,养护后采用高精度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拉拔试样进行拉拔试验,得到不同条件下拉力-位移曲线和岩样间抗拉强度。结果表明:拉力-位移曲线表现为3个阶段,即线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加速破坏阶段。岩样间抗拉强度随水泥浆厚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经目数为150的金刚石磨片所打磨处理后的花岗岩试样受水泥浆厚度影响最为明显,水泥浆厚度对玄武岩试样抗拉强度影响规律受粗糙度的影响较小。相同水泥浆层厚度条件下,岩样抗拉强度随粗糙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同样粗糙度和水泥浆厚度条件下,玄武岩试样抗拉强度高于花岗岩试样。  相似文献   
219.
劈裂抗拉强度是评价混凝土抗裂性能重要的力学指标,试验分析砂岩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砂岩机制砂中石粉含量对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工作性、劈裂抗拉强度影响不同,对C35和C45强度等级的机制砂混凝土,当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为7%~13%和5%~8%时,随石粉含量的增加,新拌混凝土和易性得到改善,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不断提高;建立砂岩机制砂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数学公式:lg f_(sp)=0.309 7lg f_(cu)+0.102 6,机制砂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优于普通混凝土,具有更为优异的抗裂性能。机制砂石粉的颗粒效应、化学活性是机制砂混凝土劈裂抗拉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20.
为了研究温度对砂岩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对25~500℃区间内5种温度水平下的红色砂岩开展巴西劈裂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抗拉强度变化情况将温度划分为3个区间(25~200、200~400、400~500℃),高温处理后的红色砂岩抗拉强度受温度影响而发生劣化,抗拉强度随着温度升高先缓慢减小而后下降速度加快,200℃是砂岩阈值温度;砂岩的劈裂破坏模式也由单一主裂纹破坏变为主裂纹和伴生裂纹破坏;声发射特征表现出较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大致经历声发射活跃期、微弱期、平静期。温度导致岩石内部矿物成分、晶体间隔、晶间水状态和结合离子键发生改变,是导致岩石发生热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