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5篇
综合类   28篇
铁路运输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深基坑开挖与锚杆支护FLAC3D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FLAC3D软件对某市影视城及商办综合楼深基坑进行了开挖与支护的模拟.计算中采用摩尔-库伦弹塑性模型.通过计算得出深基坑的竖直位移、土体水平位移、锚杆的内力、土体应力应变分布,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最后采用强度折减法对基坑开挖和支护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可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33.
利用PF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仪,测定了不同干密度的重塑非饱和煤系土试样的土-水特征曲线;并对其中一组试样进行3次干湿循环试验,并利用VG模型对实测数据进行拟合,初步研究了煤系土土-水特征曲线在干湿循环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干密度对煤系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有较大影响,干密度越大的试样饱和含水率越低,失水速率也越慢,持水能力越好,土-水特征曲线也越平缓;干湿循环作用使得煤系土孔隙相互贯通扩张,孔隙率增大,土体的持水能力减弱,干湿循环对煤系土SWCC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第1次干湿循环,3次干湿循环后煤系土SWCC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34.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受力状态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桩、土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编制有限元程序对滑坡防治工程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结构的变形和受力进行分析,表明:①锚固段桩前滑床抗力主要集中在靠近滑动面部分;②在锚固段随锚索预应力和滑床刚度的大小改变可能出现反弯矩.  相似文献   
35.
车辆脱轨机理及预防脱轨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场调研,在阐述三种脱轨机理,即爬轨脱轨、滑轨脱轨和跳轨脱轨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分析了目前各种车辆脱轨的安全评判标准及有待解决的问题,进而通过对脱轨试验情况分析并提出了五种车辆脱轨的类型及其脱轨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36.
左威  郑明新  孙斌 《中外公路》2011,31(2):26-28
在分析总结基于土-水特征曲线预测非饱和土渗透系数方法的基础上,根据VanGenuchten土-水曲线关系式及Mualem提出的水分特征曲线与非饱和土透水系数的关系式,采用PF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仪,以彭湖高速公路路堤填土、地基换填土为试验对象,得出填土、地基土的非饱和渗透特性随含水量和吸力变化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37.
针对武广客运铁路专线沿线遇到的大量软质千枚状板岩和泥质粉砂岩,在分析软岩矿物成分、耐崩解性,软岩岩块力学强度和击实试验基础上,初步判定千枚状板岩作为填料可用于路基底层的填筑,而泥质粉砂岩属于C、D组填料,不宜直接填筑;在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段,采取一定的改良方可填筑。为此,考虑泥质粉砂岩特性,设想当路堤较低时采用“砂砾垫层+边沟”;当路堤较高时,采用包边法进行路基设计,为软岩填筑路基提供参考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8.
通过对单个交通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体系的数值模拟,计算了路基中竖向动应力的变化,并采用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软土地基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累积变形的规律;通过对以上两项研究的结合,建立了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残余变形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不同类型的交通荷载引起的软土路基的残余变形量.  相似文献   
39.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受力模型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室内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模型试验,以石英粉砂和细砂为模拟材料,得出几组试验数据,在此基础上,探讨抗滑桩在碎裂结构滑体中的受力状态与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0.
软岩填筑路基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方法,对长衡客运专线用千枚板岩填筑路基进行了机制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用全风化的千枚板岩填筑路基是可行的,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保证填筑路堤稳定性的工程措施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