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7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漫天的雪花,让人们突然间感觉到了冬天的寒意。与此同时,海事部门也开始踏上防抗海冰的征程。  相似文献   
42.
面对黄骅港严重冰灾,作者在文中论述了黄骅港海冰的成因、影响及防抗对策。黄骅港作为我国北煤南运的第二大通道,具有重要的能源保障战略意义,几年来,电煤年下水量均达到8000万吨以上,2011年有望突破1亿吨。但近两年来,由于受极端天气的影响,我国北方海域冬季出现严重冰情,黄骅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条件,冬季海冰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3.
介绍秦皇岛海域海冰对船舶影响,从海事监管角度出发,阐述保障海上船舶航行安全防抗措施,为秦皇岛海域船舶防抗海冰灾害应急机制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4.
陈宇 《中国水运》2012,(8):42-43
从对冰区溢油的监测预测、船舶航行、溢油围控、回收处理等方面的难度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针对冰区溢油应急响应现状,从技术的角度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建议,为提高国内针对冰区的溢油应急响应能力,促进溢油应急响应技术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为了明确寒区直立宽大结构局部冰荷载的分布特征,本文首先通过海冰单轴压缩实验研究了不同尺寸海冰的压缩强度变化规律.其次,对比目前已有的局部冰荷载计算方法,发现差异性较大;基于离散元数值模拟,对不同海冰条件下多种尺度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局部冰压力沿冰厚方向呈现出中心较大而两端较小的分布特征,沿结构宽度方向呈现出无规律的随机分布特征,局部冰压力随着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减小,两者成指数关系.最后,构建了宽大结构局部冰压计算公式,并结合现场测量的冰荷载数据验证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46.
本文提出一套海-冰-气无人冰站系统,其能对北冰洋浮冰区海洋-海冰-大气三界面进行长期连续观测,观测内容可为北极海冰快速变化机制的研究和冰区船舶航行保障提供重要支撑.介绍了海-冰-气无人冰站的系统设计和结构设计,分析了无人冰站海洋工况的稳定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无人冰站的极区抗风能力进行了仿真与分析,研究了无人冰站结构的受力情况,为其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设计并研发的三套无人冰站系统分别于2018年、2019年、2020年在北冰洋中央区被成功布放并取得了良好的观测效果,验证了无人冰站系统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47.
基于我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获得的夏季北极海冰空间分布情况,模拟真实碎冰分布,采用LS-DYNA软件中的流固耦合方法,研究在船舶航速、碎冰尺度、碎冰厚度及碎冰密集度等因素影响下船舶-碎冰碰撞的船体结构响应。结合试验数据得到船体结构的应力、吸能和碰撞力。结果表明:船舶-碎冰的主要碰撞区域为艏部及舷侧的水线附近;在船舶航行于碎冰域时,船体结构的应力、吸能和碰撞力的峰值随碎冰域的船舶航速、碎冰尺度、碎冰厚度及碎冰密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分布情况不同。研究结果为船舶在极地冰区航行提供一定的安全性参考。  相似文献   
48.
海冰与极地船舶碰撞是影响船舶航行和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由于碰撞发生在水面附近,水动力作用不可忽视,需考虑结构物-冰-水的耦合作用。论文进行了海冰与固定圆柱体之间水动力相互作用的试验,并改变海冰的速度、尺寸和形状这3个参数用CFD-FEM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冰所受水动力与碰撞力峰值的差以及碰撞过程中冰附加质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在海冰-结构物碰撞过程中,水动力对冲击力辐值的影响随海冰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海冰尺寸和截面多边形边数的增加而减小;在冲击力峰值附近区域,海冰附加质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态势。  相似文献   
49.
吴建文  沈建华 《中国水运》2010,334(8):56-57
针对09年冬季渤海湾内辽宁海域冰情异常严重的特点,分析海冰对通航环境及船舶造成的不利影响,结合船舶冰困的具体实例指出船舶冰区航行的注意事项,提出海事部门加强海冰防抗工作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0.
不同本构模型对船冰相互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对物理模型做了大量假设,经验公式在计算船冰碰撞过程中的冰力时存在很多缺点,而且因为没有考虑船舶自身的非线性现象,导致计算结果与真实值存在较大误差。随着有限元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有限元技术模拟海冰与船舶碰撞问题成为可能。海冰本构模型是影响船冰碰撞过程中计算精度的最重要因素,利用MSC.DYTRAN强大的非线性计算功能对海冰的弹塑性模型、弹脆性模型以及Derradji-Aouat多重失效面模型进行模拟,并且对计算结果和相关本构模型进行分析,认为基于应变率和温度并且考虑了静水压力对海冰失效的影响的多重失效面准则更加适合计算高应变率作用下的船冰碰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