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185篇
综合类   88篇
水路运输   88篇
铁路运输   60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31.
不规则游动网格的蒙特卡罗方法求解船闸地基渗流,与以往各种数值计算方法相比,在计算渗流问题时要更灵活、更方便,它可根据需要独立地计算渗流区内任意一点的渗透压力、渗流流速。  相似文献   
432.
应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上游水位骤降和地下水渗流等危险水力条件下堤坝稳定性,分析了上游水位不同降速、地下水位不同高度及土体各向异性对堤坝稳定性的影响.模拟了改变地下水渗流的方向、大小等工程控制措施的效果.结果表明,堤坝渗流整体稳定性分析时应正确考虑渗流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33.
以某管道迁建工程为例,应用Midas/GTS软件模拟分析给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边坡土体的应力应变规律和边坡稳定情况,确定了给水管道架设的合理方案。结果表明,边坡安全系数随给水管道支墩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不同支墩间距,土体应力应变分布差异较大,但支墩间距对挡墙应力影响较小,当考虑雨水渗流作用时,边坡安全系数大幅减低,为其他类似边坡工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34.
基于渗流力学基本理论,进行各向异性深埋隧洞渗流场解析研究。由稳定渗流场基本微分方程结合深埋隧道渗流场边界条件,利用坐标变换法将地层从各向异性转换为等效各向同性,运用保角变换将渗流方程转化为Laplace方程;将围岩渗流区域进行分区计算,得到围岩的渗流量计算公式;考虑衬砌为各向同性渗流,根据围岩与衬砌分界面上的渗流量相等得到衬砌外水压力的解析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考虑注浆圈及其对衬砌外水压分布的作用,得到了带注浆圈隧道衬砌水头和渗流量的解析解;通过与各向同性解析解和数值算例的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分析围岩水平与竖向渗透系数、注浆圈参数、衬砌参数、作用水头高度和隧道半径等因素对衬砌外水压力的影响,并考虑了各向异性渗流情况下衬砌外水压力与隧道渗流量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435.
基于流固耦合理论,推导海底隧道圆形衬砌结构水压力计算公式。以汕头湾海底隧道为工程依托,结合有限差分软件FLAC 3D建立全包与半包隧道模型,分析不同海水深度、不同防排水形式下围岩渗流场特征,孔隙水压力、衬砌结构位移和能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海水深度下Ⅱ级围岩段隧道稳定性均明显优于Ⅳ级围岩段,Ⅳ级围岩段全包隧道孔隙水压力均大于半包隧道,Ⅱ级围岩段全包与半包隧道孔隙水压力基本一致;对于隧道衬砌结构位移,同一海水深度下全包、半包隧道相差极小,海水深度小于等于15 m时位移随海水深度增加而稳步小幅增大,海水深度20 m时Ⅱ级围岩段位移剧增,Ⅳ级围岩段增幅较Ⅱ级围岩段小;海水深度小于15 m时,全包、半包隧道的能量差异较小且耗散能略小于弹性应变能,海水深度为15 m(半包隧道)、20 m时耗散能明显大于弹性应变能;隧道围岩塑性区单元数量与海水深度正相关,海水深度从5 m增至10 m、15 m增至20 m时,塑性区单元数量呈跳跃式增长。  相似文献   
436.
新夏港双线船闸闸室横向渗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新夏港双线船闸闸室在非均质成层地基、多道板桩的条件下的横向渗流特性,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渗流模型,验算运行期和检修期的渗透稳定性,提出合理的防渗减压方案。结果表明,渗流等势线在土层交界处发生折射现象,折射程度与渗透系数的相对比值有关,在边墙后粉细砂层内,有明显的水平向层流。最危险的检修工况时,闸室出口段将会发生流土破坏。只在边墙后、中间墙设置防渗墙时,闸室处于流土破坏的临界状态,增加出口段的减压竖向管可有效提高渗透稳定性。边桩侧沿程渗流方向可能改变,沿程水头出现递减后又递增的现象。中间墙内有局部绕流,大部分为静水区,设置防渗墙后两侧会产生较大水位差。  相似文献   
437.
库伦理论(包括库伦理论的补充公式)均未考虑渗流作用,而渗流力本来就是一种体积力,本文对静力模型进行补充,考虑了渗流力的影响,对于重力、荷载、滑面阻力(粘聚力、摩擦力)、挡墙反力、渗流力,这些力不同的排列组合会产生不同的静力模型。在多重静力组合中筛查,给出了一种最简洁的便于分析的静力平衡模型。运用该静力平衡模型,可以分析渗流力的变化规律。本文选择2个工程实例,结果表明在当墙顶坡面坡度较小时(如2°),渗流对挡墙的作用不明显。随着墙顶坡面坡度的增加(如10°),渗流对挡墙的作用力影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438.
为准确高效地分析含裂隙带红黏土边坡在降雨条件下渗流特性,基于荧光示踪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开展降雨条件下不同裂隙带参数红黏土边坡室内模型试验,实时拍摄降雨过程中含裂隙带红黏土边坡模型水分渗流路径荧光图像,通过识别含荧光强度图像,分析边坡模型中坡表湿润锋、暂态饱和区及体积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历时增长,对比有无裂隙带边坡,湿润锋深度的变化随裂隙带深度和位置等裂隙带参数的不同呈不同的发展趋势,且裂隙带深度和位置的变化对湿润锋深度影响最大;降雨过程中,湿润锋深度与裂隙带深度呈正相关,而含水率变化幅度与裂隙带深度基本呈现负相关;裂隙带参数对暂态饱和区面积形成的影响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深度、位置、角度;暂态饱和区主要出现在裂隙底端及边坡表层,裂隙带深度越小,两处的暂态饱和区越容易连通;裂隙带深度增大时,雨水可沿裂隙直接渗入边坡深处,并在裂隙底端形成大面积暂态饱和区,饱和区内基质吸力减小使土体抗剪强度降低,体积含水率增加使得土体重度增加进而引起下滑力增大,将对红黏土边坡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39.
采用Brooks&Corey土水特征曲线公式对Green-Ampt模型中入渗剖面的非饱和过渡区进行计算,得到优化的Green-Ampt公式;引入湿润层重分布比例函数的概念,采用Seep/W模拟非饱和土壤水分性质数据库(UNSODA)中256个样本10种类型土的降雨入渗过程,得到湿润层重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基于本文改进的Green-Ampt模型、湿润层重分布函数及Frdlund抗剪强度公式,推导出改进的边坡稳定计算公式;以陕北延安地区樊庄Q2黄土高边坡为算例与前人修正过的Green-Ampt模型解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新模型的适用性,经验证本文改进的Green-Ampt模型适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