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61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继孚  马毅林  刘雪杰  刘婧 《城市交通》2021,19(4):19-26,40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客运交通和物流保障等方面带来巨大挑战,迫切需要城市政府制定相关交通战略.基于大型体育赛事交通需求构成和特征分析,从短时高强度客流、高品质交通保障能力、绿色交通等方面研讨赛事给城市交通带来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从城市和赛事两方面制定对应战略.城市层面,需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目标,以赛事为契机推动空间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结构优化.赛事层面,在考虑协调性、系统性、优先性和公平性的前提下,采取保障赛事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低碳和科技办赛的战略.提出举办城市应因地制宜制定赛事交通战略目标,在为赛事提供高品质交通服务的同时,实现城市交通战略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借助开源大数据平台,提出交通可达性及城市经济活动数据采集策略,利用全局常参数和局部变参数回归模型研究北京市六环区域内两者的空间特征.相比于全局模型,局部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活动间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私人交通可达性呈现以天安门为中心径向递减的多圈层结构,公共交通呈现轨道交通沿线区域高的特点.交通可达性与经济活动匹配度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空间分离和匹配现象并存.西北部、中部区域空间匹配特征显著,东北部、东部区域次之,西南区域空间分离现象最为严重.丰台及良乡等分离区域,宜重视道路及轨道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未来科学城等私人交通匹配,公共交通分离的区域,可考虑修建轨道线路,并增加公交运营服务水平;中关村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匹配区域,以调整交通运营管理政策为主.  相似文献   
3.
以非连通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研究对象,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周期性运行特点,在深入考虑拥挤及换乘客流脉冲性到达特征的前提下,给出1个循环周期内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费用及乘客出行费用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以各运营线路发车间隔及发车时刻相位差为决策变量,以乘客及运营企业的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以列车发车间隔、列车容量、站台容量、运营补贴等为约束,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时刻表优化模型.根据模型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仿真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结果显示,与既有优化方法相比,本文模型能够更加细致地刻画乘客换乘过程,有效降低系统综合费用,并确保各项服务指标在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交通需求管理(TDM)已成为保障奥运会期间突增交通需求的必要手段。本文在综合奥运会交通需求特性和对比往届奥运会TDM政策要点的基础上,从控制机动车使用、设置奥运专用道、公共交通保障、错时上下班及人性化保障等5个方面阐述TDM政策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应用,并从政策综合性、可操作性、接受程度及政策实施效果等4个角度对该TDM政策进行效果评价。数据表明:TDM政策的实施使道路交通流量下降22.5%,早高峰路网平均车速提高28.5%,122报警量下降,公共交通客运量大幅上升,且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达45%以上,有效均衡了交通需求,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篇汇编了7个具有代表性城市的交通模型系统建设示例,包括北京、昆明、南京、深圳、杭州、广州和宁波。由于篇幅有限,主要从城市交通模型的发展历程、模型架构、模型特点、模型应用、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未来研发动态等方面进行了概述。通过这些示例介绍,以期使读者对不同城市的交通模型系统建设有所初识,同时亦有所获取,以更好地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交通模型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6.
出行舒适度是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要素之一,但由于缺少合理的量化方法,其评价长期停滞于定性描述,难以科学反映不同交通方式的服务水平差异。就典型出行环节进行疲劳测定实验,采集不同情况下出行者在单位时间内的客观体能消耗及其对出行疲劳的主观感受;采用自由模量幅度估计估算出行疲劳的主观感受,并与客观体能消耗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车辆行进方式、乘车姿势、乘客负重、车内拥挤程度等均对体能消耗有显著影响,且客观体能消耗与主观感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利用实验结果以北京市和中山市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在交通方式选择过程中,体能消耗对出行者产生的影响不亚于出行时耗。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智能交通和主动交通管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交通分配和路径规划的分布式计算方法。讨论了通过信息传递接口(MPI)在多中央处理器(CPU)上并行计算实现的一系列研究需求和实现挑战;将基于时空事件的车辆路径规划模型应用于大规模的城市路网仿真;将原始车辆路径规划模型分解为一系列计算效率较高的子问题,大幅减少了仿真耗时和通信开销。通过将子问题分发到单独的分布式CPU上,使CPU可以同时执行其任务,并保证较好的负载平衡。重点分析了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北京路网大规模路径规划,以及该方法在不同CPU核数下的计算效率。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并行计算方法可以显著减少计算耗时,并在512个计算节点上实现200倍以上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8.
1北京市应对城市交通挑战的手段之一 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突破200万辆,其中私人小轿车80万辆以上.1986年至2000年14年间,居民出行总量增长了69%,周转量增长了2.1倍,机动车出行总量增长了13.6倍,机动化出行方式比例从37%猛增到61%,在机动化出行方式中,小轿车所占比例从13.5%上升到37.8%.与此同时,公交地铁方式份额却由过去的75.6%下降到43.1%.私人交通在出行方式构成中所占比重持续增高,使得道路交通负荷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在积极筹备2008年奥运会的交通建设过程中,对奥运公园地区开展了交通规划工作。该规划中,第一次建立了基于出行行为的交通分析模型。该模型应用PTV Vision软件系统开发。由于奥运会交通的影响范围必然涉及到北京市全市范围,因此,该模型虽然是为奥运公园区域交通规划项目所建,但其实际上是一个全市模型。本文对该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模型结构、输入输出及标定检验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是保障北京市ITS协调、持续发展,并充分发挥效益的基础.本文根据北京市交通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示范工程项目组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示范工程的基本定位、建设目标、用户服务、系统框架和项目研究、建设的进展情况等.其中,作为十五“科技奥运”示范工程,该项目在关键技术和工程建设上都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