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6篇
综合类   45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陈慧  胡万杰  陈一村 《隧道建设》2022,42(8):1420-1427
为解决地面地下物流系统耦合运作下的货运性能评估问题,根据城市物流特征刻画一体化网络设施形态,提出地下货运载具设计依据与多式联运成本测算方法,基于案例,对一体化网络运输成本、总运力、流量配置和交通安全外部效益在不同地下运载速度、发车频率和设施容量参数下的动态表现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 1)路网与地下物流网络的立体协同有利于城市物流降本增效; 2)与运载速度相比,地下枢纽节点的处理能力和干线隧道的通行能力对一体化网络服务水平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汽车启动机属于汽车的易损坏部件之一.文中所设计的保护装置通过采集汽车点火开关信号、温度传感器信号、汽车变速箱信号、发送机转速信号等,利用AVR系列单片机为控制器,对启动机的电路通断状态、启动频率、启动持续时间等进行控制.保护装置能够有效保证启动机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避免误操作和过热造成的损坏,从而延长启动机的使用寿命,并保障汽车启动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基于复杂网络特性理论构建福州规划至2021年的城市轨道交通拓扑网络,通过计算该网络的度分布、平均聚类系数、网络直径等特征指标对该网络的便捷性,连通性及站点的可达性等进行分析,通过PageRank值计算判别该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车站,为福州轨道交通网络后期的规划、建设及运营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
基于周期运行图的行车组织模式主要特点为规律化、模式化、简单化,通过分析客流预测对行车组织的影响,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为背景,结合该线路客流特点,对基于周期化运行的列车运行图通过能力、高断面客流高峰小时列车开行对数及发车间隔等行车组织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对未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运营组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以某地铁合建出入口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为例,比较并综合地下工程结构分析和民用建筑结构分析的准则与方法,介绍大跨度预应力屋面板的设计方法,以及整个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设计思路与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6.
结合实际施工经验,就非开挖施工过程中钻机的吨位选择、导向钻孔曲线设计给出了简单易行的方法;从液压系统的保养、发动机的保养、橡胶履带的保养3个方面对钻机的保养方法进行了详细叙述。  相似文献   
7.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高流动性、不离析、均匀性和稳定性好的特点,其浇筑时,依靠其自重流动,无须振捣即可密实。将自密实混凝土应用于人工挖孔桩,不仅可以保证桩身质量,减少工人劳动强度,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达到安全生产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介绍两种主动前轮转向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从车辆动力学控制的角度,详细总结和分析了各种用于主动前轮转向的控制方法,包括横摆角速度控制、D*控制、侧倾稳定性控制和变转向传动比控制等。并指出在未来的主动前轮转向控制研究中,集成控制将是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9.
自抗扰控制在前轮主动转向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一染  陈慧  高博麟 《汽车工程》2011,33(5):388-391,372
为进一步提高前轮主动转向的性能,采用自抗扰控制算法来实现前轮主动转向控制.在对车辆动力学方程进行规范化的基础上,设计了二阶自抗扰控制算法.在双移线工况和对开路面加速工况下,对该算法的控制效果进行了硬件在环的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抗扰控制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前轮主动转向控制,控制效果优于P1D控制,具有更高的抗扰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功能的集成问题,设计了一种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架构。车道保持辅助力矩与电动助力转向力矩相叠加,经EPS电机输出;电动助力转向功能始终开启,保证驾驶员可以随时介入转向。综合考虑车道线检测置信度、跨道时间以及驾驶员操作状态等信息,设计了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介入和退出策略。利用驾驶模拟器对该策略进行了测试,并通过道路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