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目的针对现有优化算法处理船舶动力舱设备布局优化问题时可行解占比低、收敛困难的状况,开展多目标智能设计方法研究,旨在实现智能化布局设计。方法提出两阶段多目标优化方法。阶段1,以设备布置顺序为变量,基于 NSGA - II 算法与混合装箱算法,求解整数规划问题筛选初始布置方案。其中,混合装箱算法融合货架和天际线算法思路,优化目标包括空间利用率、通道及维修空间、维检修效率,约束条件涵盖设备干涉、维修可达、互斥、重心等方面。阶段2,以初始方案为基础,以设备间隔、通道宽度为变量优化得到最佳布局。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某船舶动力舱局部区域设备布置,所得方案的维检修效率提升 17.18%,通道最大宽度及维修空间优化 0.47%,剩余有效空间利用率提高 33.36%,各项优化目标均不低于人工布置方案。通过参数实验进一步验证了 NSGA - II 算法参数、精英策略、网格参数的合理性及方法的通用性。结论研究表明,两阶段优化方法可行且适用,能有效提高动力舱设备布置优化效率与效果,可为智能化布局设计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6.
现有针对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均为结合研究人员经验与发动机最优工作区域的简单控制,暂未见优化控制策略的应用,导致实际控制值与最优控制值的偏差较大,无法充分发挥该系统的节油能力。基于此,针对该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全局优化算法的能量管理策略,探寻该系统的理论最大节油量,进一步挖掘该系统的节能潜力。首先,该策略建立了基于车速-蓄能器荷电状态(SOC)自适应调节等效油耗因子的方法计算目标函数中的罚函数,从而提高系统的制动回收能力,避免计算结果陷入局部最优;随后,根据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各模式工作点相对固定的特性,实现了控制变量降维;最后以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测验。结果显示:比起传统的全局最优策略,该方法可以进一步实现3.36%的节油效果;同时,在实现节油的基础上,经过控制变量降维后计算时间减少了35%,而计算精度基本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7.
1概述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与安全逐渐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主题,轿车发动机技术也朝着小型化、高功率密度、低排放、低油耗方面发展。而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增压小型化高功率密度技术的发展对发动机的设计、材料和工艺都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作为发动机骨架的气缸体更是首当其冲。先进的轿车发动机气缸体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如下。 相似文献
8.
9.
10.
循环水槽同传统拖曳水池相比具有许多优点,因而日益广泛地应用于船型开发和船舶水动力性能研究。在水槽中设置隔板可以模拟海洋中的分层流,但隔板的迟滞作用必然会对循环水槽计测部流场品质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研究这一设想对流场的影响,数值模拟循环水槽在无隔板、整段隔板以及分段隔板情况下的流动情况。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分段隔板形式较为理想。另一方面,循环水槽作为一种基础实验设施,对其计测部的水平度有着严格要求,探讨安装中的误差或投入使用后地基沉降引起的水槽倾斜对计测部流动带来的影响。基于VOF模型,模拟水平及各倾角二维条件下循环水槽计测部的流动情况,结果表明,较大倾角时,计测部波面变化较大,且计测部末端有气泡产生,而在微小倾角时,波面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