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56篇 |
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公路运输 | 380篇 |
综合类 | 195篇 |
水路运输 | 379篇 |
铁路运输 | 199篇 |
综合运输 | 4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6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32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47篇 |
2007年 | 74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36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80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46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34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3篇 |
1993年 | 23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宝安新中心区的新安西路,新湖路,甲岸路等道路的地基为软土地基,主要控制道路工程的控制和稳定地层为海相淤泥层,确定在这三条路采取600m作水泥粉体喷搅桩加固工程试验,于1995年10月份起三条道路相继开工,于1996年4月新安西路粉体喷搅桩施工完毕,新湖路,甲岸路在继续施工,经检测、测试、复合地基承载力,桩体抽芯5cm立方体水泥土的抗压强度,以及N10轻型动探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阐述901系通勤电车的开发背景及其技术特征,并按年代回顾了通勤车发展至901系的过程,从而可了解日本首都范围内通勤车的发展全貌。 相似文献
3.
以加强物资管理工作为目的,对建立铁路局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技术方案,预期效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四种计算机曲线拟合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Bezier曲线和B样条曲线较为适合大客车侧围及顶逢曲线的计算机拟合,通过多方案的计算机模拟及放样比较,对影响大客车线型设计风格的曲线控制点选取规律作了初步探讨,其结论对于客车车身曲线造型设计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公路勘测和施工放样中,利用全站仪代替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既省时省力,又能达到规范规定的精度要求,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6.
框架建造法就是将双层壳体分段的“皮”和“骨”支分开制造,然后在“骨”上蒙“皮”,即先将壳板之外的全部结构组成“框架”,再在框架上敷盖壳板的建造方法。建造的步骤分为:下料、小组合、中组合、框架组合和分段合拢等5个阶段。要保证框架建造法的成功必须注意如下:①生产设计要准确;②原材料无变形;③切割精度要高;④部件组装要一步一校;⑤合理吊装和存放,防止变形;⑥使用专用胎架;⑦以框架为基准装配,合理焊接顺序,保证分段精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加快管子生产进度,我QC小组针对72000吨油轮大口径特涂管生产工艺改进课题积极开展研讨和试验,取得了成功。本文简要论述了该工艺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8.
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整合刍议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结合我国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研究了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整合问题,剖析两者整合的涵义、功能定位、原则、总体目标、流程等,以提高整合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铁路枢纽与城市交通系统的整合与城市经济、社会等因素相关。整合的主体最终是企业、公众和政府3个行为主体。整合的流程是从基础层到目标层、决策层逐步进行。 相似文献
9.
厦门市仙岳路上跨金尚路立交桥牛腿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永金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3(1):27-30
利用Ansys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厦门市仙岳路上跨金尚路立交桥的牛腿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几种加载模式下牛腿的局部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该桥牛腿受力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台湾岛东西宽15-144千米,南北长394千米,面积仅35780平方千米。从军事角度讲,台湾几乎无战略防御纵深可言。就连被台军视为天然屏障的台湾海峡,最窄处也只有135千米,作战飞机只需几分钟就可飞越海峡,弹道导弹更是瞬问即至。所以,台军对侦察预警系统建设予以高度重视,力图先期发现,提早预警。然而,弹丸之地又有多大作为呢?再加上岛内综合实力有限,所以尽管折腾了几十年,但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