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270篇
综合类   90篇
水路运输   14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落锤式弯沉仪路面结构性能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掺聚合物的橡胶混凝土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聚合物对橡胶混凝土性能的改善作用,比较了不同橡胶掺量的聚合物改性混凝土路用性能。通过密度、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及劈裂强度试验,分析了掺聚合物的橡胶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物性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冲击试验分析了混凝土的抗冲击韧性;参照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方法,研究了掺聚合物的橡胶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采用噪声仪及超声波仪分析了橡胶混凝土的减振降噪效果。结果表明:替代粗集料的橡胶体积分数不超过30%时,可获得路用性能及减振降噪效果较优的橡胶混凝土路面材料。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高原冻土区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首先通过测力延度试验、常规试验及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试验对沥青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其次,采用冻融循环飞散试验、车辙试验对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提出测力延度试验的韧性比指标不低于5.0评价沥青低温性能是必要的,并建立了该地区的沥青优选模型.  相似文献   
5.
泥炭的微观结构及工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泥炭的微观结构分析入手,研究了泥炭的性质及特点,包括含水性质、强度性质、固结及次固结性质。通过对苏州泥炭、连云港淤泥、南通淤泥质土3种不同性质的软土进行固结试验,分析了泥炭地基与一般软土地基沉降速率的差别。提出了“次主沉降比”的概念和计算式,采用次主沉降比来确定次固结沉降与主固结沉降的比例。次固结系数与土的次主沉降比有一定关系,对于次主沉降比小于1的土,次固结系数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随着次主沉降比的增大,次固结系数的变化也增大。为了使沉降计算更可靠,建议泥炭地基的沉降计算采用平均次固结系数。  相似文献   
6.
固化粉煤灰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粉煤灰加入固化剂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配比、龄期、养护温度以及掺入水泥对固化粉煤灰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配比、龄期对固化粉煤灰的抗剪强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配比的固化粉煤灰进行抗冻试验,研究了固化粉煤灰的抗冻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固化粉煤灰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稳定性,浇注后强度稳定增长,尤其中、后期强度较高,对于工程是有益的。因此,固化粉煤灰作为三背回填材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西藏东南部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东南部特殊的气候条件引起的沥青路面病害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性能和路面的耐久性,它与沥青混合料类型、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沥青品质、矿料质量、施工方法与材料的均匀性、气候特点、交通条件等有关。通过调研分析了病害与藏东南独特的气候关系,冻土、巨大的昼夜温差、长时间高频率的降雨是造成路面病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五河口大桥桥面铺装层受力薄弱处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选取5种结构类型组合,通过复合板双层车辙试验和复合梁疲劳试验,更精确地模拟实际受力状况,并进行了劈裂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以及低温小梁等常规路用性能试验,为铺装层结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构组合设计中,重点考虑铺装上层的抗车辙性能,对于铺装下层混合料设计则更多的关注其他的路用性能;综合考虑组合结构的抗疲劳性能、抗拉性能、抗水损害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桥面铺装下层宜选用粒径较小的级配,添加纤维效果尤佳。综合比较路用性能指标,考虑桥面实际施工状况和经济性,铺装上层采用玄武岩SMA-13沥青混合料,推荐SMA-10沥青混合料作为桥面沥青铺装下层。  相似文献   
9.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矿料级配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以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为目标函数,以矿料的9.5mm筛通过量和矿粉含量为决策变量,对沥青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的矿料级配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级配曲线与Superpave相应的级配进行了比较,完全满足Superpave级配设计要求。经疲劳试验验证,用优化后的矿料级配成型的马歇尔试件的疲劳寿命最长,说明运用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优化是可行的,这种优化方法可以广泛用于解决目标函数无法用显函数形式来表达的复杂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级配碎石回弹变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级配碎石具有非线性的应力-应变特性,回弹模量是有效描述这一特性的参数,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能够得到较好的模拟级配碎石回弹模量的模型。分析了影响级配碎石回弹变形特性的各种因素,并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数据拟合发现,Uzan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级配碎石的非线性回弹变形特性,且模型中的回归参数与级配中小于0.075mm筛孔的质量分数有一定的关联性。并针对影响级配碎石回弹模量的两个重要参数:级配中小于0.075mm筛孔的质量分数和含水质量分数,提出相应的取值范围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