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50篇
综合类   129篇
铁路运输   32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自行车骑行者在骑行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状态与骑行者个体属性、骑行强度及骑行环境之间的影响规律, 设计并实施了自行车骑行试验; 选取了相对代谢率、心境状态、自感疲劳程度和任务负荷指数等指标, 分析了骑行者生理、心理与综合负荷感知的特性及规律; 以骑行试验数据为基础, 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建立了骑行者生理、心理及综合负荷感知模型, 并对模型预测能力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 骑行者个体属性、骑行强度及骑行环境均对骑行者负荷感知有影响, 其中骑行者个体属性因素中, 身体质量指数和基础代谢率作用较为显著, 二者在负荷感知模型中的平均影响因子分别为0.121和0.112;骑行强度因素中骑行时间对于负荷感知影响最大, 其平均影响因子为0.139;骑行环境因素中交叉口数对骑行负荷感知影响最为显著, 其平均影响因子为0.137;各个变量对心理负荷与综合负荷感知的影响趋势相同, 对生理负荷与综合负荷的影响趋势不相同。可见, 关注部分因素以及骑行者心理负荷对于提高骑行服务水平具有一定作用, 研究结果可应用于改善自行车骑行设施环境。   相似文献   
2.
考虑土地利用性质匹配度的城轨客流分布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城轨站间客流分布模型较少考虑起讫点土地利用对客流分布的影响,当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发生改变时适用性变差,无法保持较好的预测精度,因此有必要构建考虑站点土地利用及其站点间土地利用性质匹配度的客流分布预测模型.首先,基于站点聚类分析土地利用性质与客流分布之间的关联性,构造性质匹配度指标;其次,综合考虑站点土地利用、性质匹配度、终点站吸引量、运行时间等因素建立效用函数,结合客流数据进行参数估计,构建基于目的地选择的轨道交通客流分布模型;最后,利用广州市轨道交通客流量数据对其进行精度分析.结果显示,在站点土地利用性质未发生改变与改变情景下全网站间客流分布量的平均绝对误差仅为29.30和29.52人,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室内多出口条件下,行人自主疏散时盲目选择疏散出口而导致的出口利用不对称问题,本文基于点排队模型计算了行人从单个拥挤出口疏散所耗时间,并据此构建了室内多出口条件下行人疏散的出口选择优化模型,设计了该模型的混合遗传模拟退火求解算法.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出口选择确定的元胞自动机仿真模型,用于仿真评估包括本模型优化解在内的多个出口选择方案对疏散时间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能够保证各个疏散出口的利用率均衡,降低总体疏散时间,对制定可行的疏散计划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考虑行人视野范围的随机偏走格子气模型基础上,引入行人避让行为,提出改进的格子气模型,对轨道交通车站通道内的对向行人流进行仿真研究。模型不仅能体现通道内对向行人的自组织行为,重现行人流分层现象,还可以应用本模型分析通道内行人流堵塞现象形成机理。模拟结果发现,在行人高密度条件下,通道墙壁边沿首先形成堵塞,并逐步向通道中央演化,最后导致整个通道堵塞。仿真模型和分析结果对理解对向行人流的动态演化过程,提高轨道交通车站通道内对向行人流的走行效率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5.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短时OD估计的多模型组合方法,估计早晚高峰期间15 min内进站客流的去向目的站.组合模型以不同时间尺度下的进站客流分流率为状态变量,并利用历史数据预估其中通勤客流的分流率,然后通过交互多模型算法加权融合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分流率估计结果.以北京地铁为案例,研究表明:早高峰期间的15 min分流率估计误差的平均值和最大值分别为16.4%和21.8%,晚高峰期间分别为22.7%和24.6%,比既有文献的估计误差减小了约一半.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实时的线网客流分布预测提供更准确的输入数据,以辅助运营管理部门实现客流预警和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6.
以"人均占地面积"作为站台服务水平的主要评价指标,利用Anylogic技术建立同台换乘站台的仿真模型,分别研究站台宽度、楼梯宽度和楼梯位置的变化对于换乘服务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设定前提下,站台宽度每增加0.5 m,候车区域和站台整体的人均占地面积平均增加0.042和0.164 m~2,平均增幅5.6%和6.4%;楼梯宽度每增加0.5 m,候车区域和站台整体的人均占地面积平均减少0.025和0.032 m~2,平均减幅3.0%和1.1%;楼梯从中部移至两侧后,候车区域和站台整体的人均占地面积增加了0.065和0.061 m~2,平均增幅9.46%和2.65%。  相似文献   
7.
以铁路物流中心集装箱功能区装卸设备资源为研究对象,考虑物联网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应用背景下的集装箱门吊作业调度问题,综合考虑外集卡司机的满意度和铁路物流中心内部装卸资源的作业效率,以外集卡平均延误时间最短和轨道门吊最大作业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基于物联网平台下的集装箱门吊调度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计了基于优势基因结构进化机制的微进化算法进行求解.经算例表明,微进化算法所采用的优势基因结构机制及原始对偶算子能够有效地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较传统遗传算法在求解效率及质量上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多式联运是货物运输的重要形式.本文在分析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及其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从运输价格、运输时效、联运机制、联运设施等4个方面阐述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从联运理念更新、市场化机制完善、定价机制改革、经营机制调整等4个方面提出推进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建设机制与发展策略,最后从明确联运发展重点、多元化合作策略、多式联运组织与技术、服务产品定价策略、物流化发展等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铁路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提出突发事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城轨)站间客流分布预测方法,旨在为制定突发事件下的应急预案和运营管理措施提供决策支持。首先,提出突发事件下城轨受影响客流界定算法,界定受影响的客流;然后,针对受影响客流,基于非集计理论构建突发事件下城轨乘客的出行选择行为模型,捕捉受影响乘客的出行选择偏好;其次,建立突发事件下的多方式备选出行方案集合,结合乘客出行选择行为建模结果,预测突发事件下城轨站间客流的重分布。最后,基于某突发事件下某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历史客流数据,对该预测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捕捉到突发事件下城轨乘客的出行行为特征,分时站间客流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2.05人,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煤炭坑口价格的变化与市场供求有重要联系.本文在煤炭坑口价格动态定价的基础上,以煤炭产地和消费地间的煤炭调运量为决策变量,以煤炭流通过程中的总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分别构建了煤炭调运系统优化模型和考虑消费者竞争的煤炭调运优化模型,设计了遗传算法和Floyd算法相结合的求解算法.以我国内地煤炭调运问题为案例,分析了价格变化特性、可调出量与消费量比例等因素对煤炭调运方案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消费者竞争时煤炭流通广义费用更低;随着煤炭可调出量与消费量比的增加,动态价格较固定价格的煤炭流通广义费用下降更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