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25篇
公路运输   38篇
综合类   53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研究改进后的动态罚金策略对违章停车现象的抑制作用及策略最优解,本文以驾驶员和执法者两类群体作为博弈主体,在改进的复制动态方程基础上,以社会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建立动态罚金最优控制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均衡点及其稳定性,并通过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求解该模型的最优解。并对改进前、后动态罚金策略的违章抑制作用和策略成本进行数据仿真检验,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动态罚金模型能够找到违章停车问题的合理演化方向,在不断降低违章概率的同时还能减少执法力度;在临界状态下,即动态罚金系数趋于稳定值、执法者保持短时间的持续执法状态,改进的动态罚金策略通过改变常用的罚款方式,即降低罚款金额实现对违章停车问题的治理(在治理违章停车的效率上,临界状态与敏感度最高状态相比,即连续执法与动态执法相比治理速度提高了1倍);改进后的动态罚金策略较改进前的违章抑制性更强、策略成本更低、执法效力更持久、所需执法力度更低,且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违章停车周期复现的情景。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多且难以量化评价的问题,为有效评价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笔者利用未确知测度方法进行研究.从天气、线形、路面、交通状况4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未确知测度函数,通过信息熵法计算权重,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判断风险等级,最后将此方法应用于湖南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未确知测度理论能够准确评价高速公路路段的危险程度,方法可靠,应用性强.研究对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有借鉴作用,促进高速公路运营更加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4.
为定量化分析地铁站台客流组织方案的应用效果,实地收集乘客候车分布数据,统计分析候车位置选择的特性,研究发现乘客的候车位置选择具有集中性,并受行走距离、排队长度和候车区域容量影响。基于细菌趋药性(BC)算法原理,结合站台乘客候车位置选择特性,建立了站台乘客分布仿真模型,并利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标定和验证。从实例站台的限流栏杆长度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利用所建模型再现了实例站台的候车场景及优化方案,对优化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优化的限流栏杆设置方案实施后,站台候车区域客流平均密度在各客流条件下分别下降了0.02、0.07和0.09,可上车的人数分别增加了10、8及11人次,因此所提优化方案具备有效性,得到的模型及应用成果能为地铁车站运营管理方在站台客流控制策略的制定方面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直观展示换道过程中驾驶人视觉感知与手脚操作的细节特征,研究了多视图协同可视化的换道图谱。采用驾驶模拟舱进行高速公路驾驶实验,提取换道过程相关指标数据。将平行坐标、计数图、柱状图与换道轨迹协同可视化以构建换道图谱。采用多视图交互技术对提取的40个换道过程进行分析,提出换道过程的合格区范围并以此将换道图谱分为合格、临界合格和不合格3类,并对不合格图谱进行致因分析。结果表明,合格、临界合格和不合格图谱的比例分别为10.00%、12.50%和77.50%。不合格图谱的转向盘转速、加速度、横向加速度的平均标准差(6.57°;0.91 m/s2;0.41 m/s2)都大于合格图谱的平均标准差(4.55°;0.34 m/s2;0.17 m/s2)。导致图谱不合格的主要因素是:驾驶人手的急速操作引起转向盘转动幅度过大、横向加速度过大;驾驶人脚的急速操作引起纵向加速度的变化幅度过大。换道图谱能够精准地对换道过程进行可视化分析与诊断,为驾驶人优化换道行为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缓解大型客运枢纽因诱导服务不到位而产生的人流拥堵问题,采用室内WiFi 定位技术和Mysql获取行人交通流分布热力图,通过百度地图坐标拾取系统识别人流聚集区的具体位置。通过定义迷路人群的交通特征参数,提出“人群迷路区”概念;应用视频识别追踪技术,分析行人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差,于人流密集区运用视频识别技术寻找“人群迷路区”。最后以北京南站为例进行实地调研,利用调研数据识别北京南站的“人群迷路区”。基于人群速度与加速度方差,“人群迷路区”被分为四类:单纯人流聚集区、因标识不足而产生的人群迷路区、因标识过于复杂而产生的人群迷路区、因商业设施或障碍物遮挡而产生的人群迷路区。同时提出加大商业活动监管力度、简化部分引导标识、增加其他交通方式换乘区域标识等优化方法,可使人群行进效率提高约25%。  相似文献   
7.
一种考虑吸引型异常事件的行人元胞自动机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目前行人元胞自动机仿真研究中对于吸引型异常事件情况下模型的缺失,本文提出了一种特殊的考虑吸引型异常事件的行人元胞自动机模型.当异常事件发生后,模型将行人分为漠视、驻足、围观和围观离开四种类型.漠视类型指对异常事件毫无兴趣,不受异常事件影响的行人,其动力特性与行人在正常情况下的动力特性一致;驻足类型指对异常事件较有兴趣,驻足观看的行人,其动力特性由能使行人在原地停留的驻足效用值决定;围观类型指对异常事件极有兴趣,向异常事件中心靠近围观的行人,其动力特性由围观效用决定;围观离开类型指对异常事件失去兴趣,从围观人群离开的行人,其动力特性由围观离开效用决定.仿真效果显示,该模型基本可反映行人聚集围观的表征和内部特性.  相似文献   
8.
乘客信息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是乘客在枢纽依靠客运标志系统完成换乘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分析国内外引导标志认知差异性的基础上,从标志系统统筹规划、标志系统设计与设置、规范化设计与协调机制等3方面,剖析国内客运枢纽在乘客引导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案;分析了不同标志系统间缺乏衔接、标志数量多、内容多、信息冲突、缺乏枢纽位置标志、广告设置混乱等问题;指出应规范各项设计工作,并建立部门间联动机制协调需求。  相似文献   
9.
交通指路标志信息认知的水平直接影响出行者寻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对不同信息组织形式的交通指路标志进行标志信息理解实验,发现交通指路标志版面信息的位置及字符排列方向对信息的理解水平存在显著性影响。当标志上信息的位置与在路网中的相对位置相同,且字符排列方向没有旋转、与道路线形保持一致时,信息的理解水平较高;当标志上信息被移动或旋转时,信息的理解水平将降低42%~66%。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北京市旅游高峰期间景区周边交通混乱以及城市交通路网负荷增加,选取北京市三 处景点进行问卷调查,将游客的年龄、是否有车、月收入、同行人数及同伴类型等数据作为影响游客交通方式选择的因素。与此同时,对所需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进而分析不同游客的出行方 式特性,利用非集计模型对游客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游客的年龄、是否有车、月收入、同行人数以及同伴类型这几类因素对游客的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均显著,并得到游 客对私家车、出租车、地铁及公交车这四类交通方式选择的比例,分别为17%, 7%, 54%, 22%。研究表明,北京市旅游交通方式的需求以公共交通为主,尤其是对轨道交通的需求,为此建议进 一步加大北京市旅游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提高旅游交通的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