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5篇
  免费   76篇
公路运输   442篇
综合类   281篇
水路运输   151篇
铁路运输   442篇
综合运输   11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122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伟乐  金文良  夏丰勇 《公路》2022,(6):202-211
跨海隧道出入口光线亮度差异是导致其洞口发生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以深圳至中山跨江隧道实例,采用设置减光棚的方式建立隧道洞口亮度过渡段,以降低隧道洞口交通事故率。主要拟选用格栅减光棚和封闭式“透光板”减光棚两种形式,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效能分析,对两种不同的形式做出了方案比选,然后结合相应路面阳光分布的数值模拟结果,总结出透光板减光棚具有更优秀的减光效益,更符合跨海隧道进出口的减光要求,最后根据透光板减光棚的缺陷提出一些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为深海隧道出入口减光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阅章 《公路》2022,67(1):363-369
为研究超前小导管不同参数对其支护效果的影响,提高软岩隧道施工的安全性,以城开高速鸡鸣隧道K61+168~K61+209段为依托工程,重点研究了不同超前小导管管径、外插角、环向间距对隧道上方地表沉降、管身最大弯矩以及拱顶拱腰沉降影响的变化规律,并基于RODBC包和Pearson检验,利用R软件对各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管径增大时,地表沉降最大减幅4.4%,拱顶、拱腰沉降变化幅度分别为-4.09%、-2.5%,管身最大弯矩增幅133.3%;当外插角增大时,地表沉降最大减幅7.8%,拱顶、拱腰沉降变化幅度分别为-25.89%、-22.98%,管身最大弯矩增幅121.1%;当环向间距增大时,地表沉降最大增幅11.14%。通过相关性研究可知外插角对地表沉降影响最密切,环向间距的影响次之,管径的影响最小。因此,利用超前小导管对软岩隧道支护时,应综合考虑各个参数,找到最安全经济的支护参数,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以某重力式码头升级改造为例,介绍大管桩、旋喷桩技术在重力式码头改造中设计及应用情况。重力式码头前沿可采用打入桩进行升级改造,大管桩在采用组合桩、桩顶采用纤维混凝土等措施情况下可以打入较薄的块石基床;对码头前沿地基采用旋喷桩加固,应用强度折减法采用PLAXIS/3D软件对码头整体稳定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及现场使用情况表明,旋喷桩加固可以保证码头整体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长春地铁一号线某盾构区间在富水的砂砾地层掘进,由于地层中的空洞等缺陷,加大了地面沉降超限的风险,为有效控制地面沉降,采用地面超前注浆的技术措施,使盾构顺利通过风险地段,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5.
岩溶是山岭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极易因不同位置、不同规模的溶洞而影响隧道整体稳定性,导致隧道支护结构开裂、渗漏水等病害。为深入研究岩溶的超前探测技术及其对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合丁家湾隧道的工程实例,全面分析其工程特性,利用地质雷达对掌子面前方溶洞情况进行精准探测,并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不同工况下溶洞对隧道整体应力分布情况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岩溶隧道灾害处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史宏海  王伟  李俊杰 《公路》2022,67(1):370-374
隧道掌子面前方存在大型断层或富水溶洞时,盲目施工易引发涌水、突泥、崩塌等安全事故,利用超前地质预报手段预判不良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可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风险。介绍一种新型地震反射成像系统TSP-SK,论述了该预报系统的特点、工作方式及数据处理方法,并通过实际隧道工程预报案例验证了TSP-SK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当炮孔内炸药水封效果较好时,TSP-SK能采集到初至清晰声波干扰小的高信噪比地震反射数据;反Q滤波最大增益与Q值在15~30区间取值时常可获得较好的反射波拾取效果;TSP-SK预报结果与隧道实际开挖结果较吻合,纵波波速偏低的区域预示岩体质量差,横波速度偏低的区域施工出水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钢轨胶结绝缘接头的施工质量对于保证线路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确保轨道电路的可靠性非常重要。通过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第二线现场实践,介绍高寒地区钢轨胶结绝缘接头施工技术。即通过优化工序、缩短作业时间;为确保胶结绝缘接头粘结剂适宜的固结温度为18~25℃,搭设作业保温棚。实践证明,采用局部温控法有效控制施工温度,工序便捷,有效保证了高寒地区钢轨胶结绝缘接头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刘大刚  姚萌  张霄 《隧道建设》2018,38(8):1311-1315
为建立施工阶段大断面隧道掌子面稳定性评价方法,结合郑万高铁大型机械化特点,对郑万高铁湖北段隧道掌子面地质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将掌子面稳定性分为A整体稳定、B局部掉块、C上半断面不稳定和D全断面不稳定4个级别,并建立以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地下水状态3个指标的掌子面稳定性定性分级方法,得出围岩级别与掌子面稳定性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岩石坚硬程度、岩体完整程度和地下水状态是围岩分级指标中使用率最高的3个指标; 2)Ⅰ、Ⅱ、Ⅲ级围岩的掌子面稳定性为A级。  相似文献   
9.
古夫隧道软弱围岩普通型机械化配套试验性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洋  马留闯  王峰 《隧道建设》2018,38(8):1371-1378
为提高隧道软弱围岩施工安全性和加快施工进度,依托古夫隧道出口段工程,首先通过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应力应变测试等判断围岩及掌子面稳定性; 然后通过超前支护、低预应力涨壳式锚杆加固围岩,提高围岩自稳能力; 最后采用普通型机械化配套大断面法施工,对围岩的拱顶沉降、周边收敛、应力应变等进行监测,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指导现场施工。研究结果表明: 1)隧道软弱围岩普通型机械化配套试验性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安全; 2)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结果指导现场施工,大大提升隧道施工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吴佩  庞路 《船舶》2018,29(2):51-54
在多约束条件下的控制系统中,相位超前校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系统修正措施[1]。文章根据相位超前校正原理,在某典型电力推进游船异步电动机带螺旋桨推进控制系统中设计串联有源超前校正装置来满足系统性能要求,并针对具体实例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