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269篇 |
完全免费 | 54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9323篇 |
出版年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214篇 |
2014年 | 923篇 |
2013年 | 779篇 |
2012年 | 518篇 |
2011年 | 707篇 |
2010年 | 729篇 |
2009年 | 924篇 |
2008年 | 706篇 |
2007年 | 416篇 |
2006年 | 381篇 |
2005年 | 477篇 |
2004年 | 473篇 |
2003年 | 529篇 |
2002年 | 444篇 |
2001年 | 300篇 |
2000年 | 240篇 |
1999年 | 131篇 |
1998年 | 92篇 |
1997年 | 84篇 |
1996年 | 71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高速公路静态交通标志设置科学性分析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29
针对当前中国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置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驾驶员信息接收和加工的基本规律为基础 ,分析了驾驶员有效利用交通标志传递信息的条件 ,研究了交通标志的视认距离、在空间的安置方式、同时并设及列队连续设置等因素对静态交通标志设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段的建设过程中,考虑到软土地基的复杂性,为了控制施工进度,指导后期的施工组织与安排,如何利用沉降观测资料较为准确地推算后期沉降(包括最终沉降),系统研究了曲线拟合法、灰色系统法、人工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等多种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为准确预测高速软土地基的沉降量提供了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系统与算法设计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据估计发达国家高速公路中60%~70%的延误是由交通事件引起的,而交通事件的早期检测与及早分流可以使由其引起的延误大幅度降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交通事件自动检测(AID)系统的目标一直是协助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件。尽管已开发并投入使用了多个AID系统,但是居高不下的误警率(FAR)和令人失望的检测效果,让一些交通管理者不得不放弃它的使用。为了提高AID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提出了一种具有三级报警制度的高速公路交通事件自动检测系统框架,并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为依托,设计了基于单个检测设施的AID算法。模拟计算表明,基于单个路段交通流参数标定的模型可以应用于其它路段交通事件的检测。在检测率(DR)、误警率(FAR)和平均检测时间(MTTD)方面都优于目标方法,而且由于每个检测器站只需安装一个检测器,也降低了高速公路事件管理系统的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4.
5.
路段通行能力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回顾了现行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剖析了其在理论体系和实际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全面分析行车间距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路段通行能力分析的理论体系和新定义,从而实现了交通流理论和通行能力分析折协调统一。这些内容对于完善交通工程学基础,改进通行能力分析方法和指导通行能力手册的编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城市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算法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建立了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的数学模型,把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算法结合起来实现入口匝道的智能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各种交通模式下都是有效的,能够在维持一个理想主线交通流密度的同时,保持入口排队长度尽可能短;在抑制交通流密度波动和入口排队长度方面比定时控制和ALINEA算法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8.
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年来高速公路的建设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该综合分析了高速公路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环境污染问题,并从路线的选择设计,施工管理,工程控制,环境管理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
山区高速公路车辆下行最大纵坡及坡长限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路线最大纵坡与工程量、工程造价的矛盾十分突出,若严格执行标准会出现大量填、深挖路基、长大桥梁及隧道。从车辆动力学角度对山区高速公路车辆下行的最大纵坡和坡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下行理想最大纵坡、一般最大纵坡、极限最大纵坡和坡长限制分析值,供公路设计人员及标准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长平高速公路最优收费标准制定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到目前为止高速公路收费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依据,确定办法主要来自于经验,基本上为一种政府行为。以长平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收费标准的影响因素,根据收费标准和交通量的关系,提出了建立科学收费标准应满足的三个条件:①在不超过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的前提下,尽量吸收更多的车辆使用高速公路,满足社会效益最大化;②在收费还贷期间内,支付各种税金和贷款本息后,通行费收入能保证养护费、管理费和大修费支出;②充分考虑道路使用者的经济承受力,保证道路使用者交纳通行费后,仍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长春至四平高速公路和对应平行的102国道交通量调查,该收费标准和现行收费标准比较,方法更科学,收费更合理,该方法同样适合于其它高速公路项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