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4篇 |
完全免费 | 17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661篇 |
出版年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50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79篇 |
2010年 | 73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12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速铁路隧道压力波数值分析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根据一维、可压缩、不等熵非定常流体流动理论并利用特征线法发展了高速列车驶人隧道引起隧道内空气压力瞬变的数值模拟方法,并根据该方法初步探讨了喇叭口型隧道减缓压力波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作为我国高速铁路隧道设计参数选择的研究工具。隧道设置喇叭状洞口作为减缓压力波的措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运用Logit模型对高速客流分担率的估计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运用Logit模型对高速铁路与航空客流之间的分担率进行估计,并采用运输产品效用函数值代替传统的用多无线性回归求解的特征函数值,得到了较好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特大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蔡成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3,38(5):609-614
将轨道结构、桥梁及墩台基础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建立了桥上无缝线路纵向附加力计算的有限元模型,以京沪高速铁路中两座特大桥为例,研究了桥上无缝线路钢轨温度附加力、挠曲附加力的分布及其对桥梁墩台的传递规律,同时还分析了断轨力和制动附加力的影响.计算结果符合桥上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编制的计算软件(BCWR),可用于高速铁路特大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高速铁路缓和曲线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宪忠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6,31(1):69-74
本文提出了兼顾直线型超高顺坡和同顺坡两者优点的超高圆顺三次抛物线型缓和曲线的计算式并建议我国高速铁路选用。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高速铁路客运量预测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分析了客运量的影响因素、铁路客运在全国客运市场的地位,提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速铁路客运量的预测方法,即先预测整个客运市场的客运量,再根据高速铁路在客运市场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其客运量。最后给出一个例子对此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站场地区空间规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分析高铁站场地区空间布局规律,解决该地区布局规划与交通组织的问题,通过国内外实践性对比和理论研究,提出选址新建高铁站场地区“三圈层”空间结构模式。第一圈层是交通服务区域,具有一定的“刚性”,规模在1-1.5km^2。第二圈层是直接拉动区域,是对第一圈层的功能拓展和补充区域,规模3-5km^2。第三圈层是间接催化区域。高铁站场地区的功能特征基本表现在第一圈层,过渡到第二圈层,“变异”在第三圈层,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重点应放在第一,二圈层。最后,对各圈层功能布局及用地类型进行分析,提出了各圈层的规划重点。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线上简支梁桥车桥共振问题初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沈锐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95,30(3):275-282
本文以单跨和等跨度边疆多跨简支梁桥为对象,探讨高速客车过桥时车-桥耦合振动系统的振动特性。研究中发现,在高速行车下,中小跨度简支梁桥有发生共振现象的可能性;对于按等跨度布置的多跨简支梁桥,在一定速度下又易造成列车的共振。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给出了车-桥共振速度与桥梁设计参数和车辆系统振动参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速磁浮列车对轨道的动力作用及其与轮轨高速铁路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沈志云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1(1):1-6
研究了现有文献关于高速列车动力学方面的论述,就高速磁浮列车对轨道的动力作用及其与轮轨高速铁路的比较展开讨论。得到的主要结论是:地面高速轨道交通应以300km/h左右的轮轨高速铁路为主体;在需要400~600km/h超高速的特定条件下,也可以采用磁浮高速列车,作为一种补充。因此,一方面要积极修建上海浦东机场高速磁浮试验线,一方面要尽早启动京沪轮轨高速铁路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10.
高速铁路振动荷载时程的动力反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了求解高速铁路竖向振动荷载时程问题,在用Newmark法求解运动平衡方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求解振动荷载的公式,提出了由振动加速度反求振动荷载时程的动力有限元方法。结合秦沈客运专线,计算了列车运行速度分别为230km/h和265km/h时的列车竖向振动荷载时程。发现列车运行速度提高了35km/h时,列车竖向振动荷载最大值增加了16.34kN。结果表明由实测振动加速度可以反求振动荷载,该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