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245篇
综合类   336篇
水路运输   150篇
铁路运输   70篇
综合运输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面向狭窄机舱空间的可达性仿真问题,文章在分析机舱可达性设计要素的基础上,对虚拟模型属性进行了设定,分别建立了人物属性模型和空间属性模型。同时设计了虚拟仿真环境架构,使用Creo建模软件,Maya虚拟仿真环境布局软件,建立了机舱区域模型,主要设备为柴油机及相关附件。模拟真实情况下维修人员在机舱中的行径状态和机组的检修设备状态,验证了机舱区域的可达性和设备的视觉可达性,并以三维可视化的效果展示了仿真结果,为狭窄机舱空间的可达性问题研究提供新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2.
3.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是我国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阵地。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职院校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应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借助开源大数据平台,提出交通可达性及城市经济活动数据采集策略,利用全局常参数和局部变参数回归模型研究北京市六环区域内两者的空间特征.相比于全局模型,局部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经济活动间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私人交通可达性呈现以天安门为中心径向递减的多圈层结构,公共交通呈现轨道交通沿线区域高的特点.交通可达性与经济活动匹配度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空间分离和匹配现象并存.西北部、中部区域空间匹配特征显著,东北部、东部区域次之,西南区域空间分离现象最为严重.丰台及良乡等分离区域,宜重视道路及轨道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未来科学城等私人交通匹配,公共交通分离的区域,可考虑修建轨道线路,并增加公交运营服务水平;中关村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匹配区域,以调整交通运营管理政策为主.  相似文献   
5.
6.
7.
近年来动漫产业成为高校热门专业,但是动画专业却登上了就业"红牌榜".我们调研了广州地区十所高校和八家动漫企业,采用文献研究法、调研法、数据统计法对动漫专业就业现状和教学进行分析,并在其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思考,并提出教学改革建议,以期为高校动漫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就业信息之间的相关性,发现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就业信心明显低于男生。毕业生的就业信心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兼职经历是正相关,但就业信心与高考成绩和专业成绩相关性不显著。通过考察自我效能感在不同籍贯、是否独生子女和社会适应能力描述的相关性,笔者发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数值和社会适应能力数值之间呈显明显的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得分越高,社会适应能力指数越高,表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越强其越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我国最基本的医疗服务设施,其在空间上的分布代表着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的公平性。本文以百度兴趣点(POI)数据作为数据获取手段,有助于短时、且大量收集数据,并通过比较小汽车与常规公交两种出行方式的可达性,评价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布局合理性。结果显示,在城市空间上卫生服务中心的公交可达性远低于小汽车,对于使用公交出行的人群并不公平,未来在进行公交线路调整时,应该更多地考虑公交公平性,而非一味关注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教育当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必须将学生作为主体,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引入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学生需求为基础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深化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