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6篇
  免费   89篇
公路运输   377篇
综合类   162篇
水路运输   37篇
铁路运输   92篇
综合运输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抗滑桩是大型交通基础设施中稳定边坡和治理滑坡的主要手段之一,嵌固段桩前被动土拱效应是影响抗滑桩水平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是抗滑桩水平抗力调整的关键。通过几何缩尺比例为1∶15的抗滑桩物理模型试验,对桩前被动土拱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了探究。根据抗滑桩桩前被动土拱和模型试验系统的对称性,自主设计土压力传感器的布设方案,以保证在试验过程中对桩前土体各测点的xy方向土压力分布规律进行实时采集;采用千斤顶对模型桩施加水平荷载,对加载过程中抗滑桩嵌固段桩身弯矩、桩前土压力及桩前土体应力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绘制桩前土体应力云图并对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进行了拟合,同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对照分析,以揭示桩前被动土拱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①桩身弯矩和桩前接触土压力均在嵌固点下4倍桩宽处附近出现极大值,后随埋深逐渐减小;②桩前被动土拱是由相邻桩对桩前土体的相互作用使主应力发生偏转而逐步形成的,其演化过程可分为初步形成阶段、承载阶段和破坏阶段;③桩前被动土拱拱轴线呈抛物线形式,随埋深逐渐增大形成被动土拱所需桩顶位移随之增大;④同一埋深处桩前被动土拱矢跨比随桩顶位移增加而逐渐变大,在承载阶段土拱矢跨比随埋深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2.
以引江济淮膨胀土边坡为研究对象,以温度场模拟湿度场、建立温度场与湿度场等价转化条件,进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膨胀土边坡吸湿膨胀变形机理、抗滑桩对膨胀土边坡的加固机理及抗滑桩在边坡上的最佳布置位置。取现场原状中等膨胀土并分别制成初始含水率15%(初始干密度1.45 g/cm~3)、初始含水率17.5%(初始干密度1.53 g/cm~3)、初始含水率20%(初始干密度1.60 g/cm~3)的三种土样,然后进行室内试验并获得土体普通物理力学指标参数及热力学指标参数。利用这些参数,进行不同土质条件下膨胀土边坡吸湿膨胀变形的数值模拟及有抗滑桩条件下膨胀土边坡吸湿膨胀变形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不同土质条件下随着降雨时间增长边坡土体变形均在增长,但膨胀土初始含水率大、干密度大,边坡土体变形较小;抗滑桩能够大大降低膨胀土边坡滑坡风险,抗滑桩布置在边坡中部时,膨胀土边坡的变形最小。  相似文献   
3.
滑坡突发性和破坏性强,对公路的正常运营影响较大,目前主要的治理措施为放缓边坡+ 坡面防护和支挡加固。本文针对甘肃天巉公路K1530 +300 处隧道口滑坡,提出抗滑明洞+ 放缓边坡和抗滑桩+ 放缓边坡两种方案。在治理效果方面,抗滑明洞方案可以彻底治理滑坡,而抗滑桩方案治理效果稍差;施工工艺方面,抗滑明洞施工方案需要预制场,对吊装技术要求较高,抗滑桩方案人工挖孔安全风险较高;环境方面,抗滑明洞方案能够做到土方平衡,抗滑桩方案需要弃方3. 2 万m3 ,对环境影响较大;保通需求方面,抗滑明洞方案需要在拱圈吊装时管制交通,对公路运营有一定的影响,抗滑桩方案施工位于公路边坡上,对交通影响小;工程造价方面,抗滑明洞方案造价较抗滑柱方案低。因此,选取抗滑明洞+ 放缓边坡方案作为本滑坡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YL二级公路滑坡段为例,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出抗滑桩参数的情况下进行了锚索设计计算,并对预应力锚索抗滑桩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探讨,分析表明,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受力结构更为合理、材料利用率更高,在公路滑坡治理方面技术优势更为明显,但设计和施工过程较为复杂,为确保设计及施工质量,必须从支承支挡结构地质及受力模型出发,通过解析模型内力分布情况,量化确定出预应力锚索设计拉应力和桩身内力分布,为公路滑坡段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某高速公路挖方边坡施工时出现的滑坡为例,通过分析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工程地质条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出抗滑桩加挡墙的综合处治方案,对高速公路的滑坡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采用边坡稳定性的概率分析方法,基于垂直条分极限平衡法SLIDE软件平台和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对全局最小方法和整体边坡方法的原理和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用整体边坡方法分析了抗滑桩加固对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全局最小方法相比,整体边坡方法算法更严谨,计算结果更全面,设计更趋保守,但计算耗时较多,应根据模型复杂程度、分析目的等合理选择概率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整体边坡方法能较好地从破坏概率的角度论证抗滑桩加固斜坡软弱地基路堤的科学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以某在建高速公路隧道为依托工程,由于隧道内部及所在山体均出现裂缝,通过监控量测、地质钻探资料等确定产生病害的原因,确定了滑坡体的范围及对隧道的影响程度,对滑坡提出的3种处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确定最终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枢纽二线船闸深基坑边坡工程,建立概化模型,通过强度折减法分析软弱夹层边坡稳定性,并与规范比较得出边坡须进行加固处理。在对夹层边坡进行抗滑支护时,研究桩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对不同桩位的抗滑桩内力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抗滑桩从坡底沿着坡面向坡顶方向布置时,边坡安全系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边坡塑性区塑性应变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抗滑桩剪力作用方向反转临界点和弯矩最大值均位于软弱夹层带附近;当抗滑桩位于边坡中部时,边坡安全系数最大,塑性区塑性应变最小,抗滑桩剪力与弯矩达到最大,抗滑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山区公路挖方边坡段易出现边坡失稳滑移、塌方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害公路的安全运营。结合某山区高速公路滑坡处治实例,通过勘察调绘分析滑坡原因,并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基于计算结果和滑坡体的工程地质特征,综合考虑施工安全和经济合理原则,设计采用圆形抗滑桩进行支挡防护。研究结果对此类工程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兰州黄河北岸白塔山北滨河路段的综合提升改造项目中建设条件较为复杂的情况,为了分析解决该项目中存在的诸多控制性难点、使项目能够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顺利进行,通过线位通道选择、地质灾害评估、古建筑保护、交通影响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项目可行性的四大控制性难点,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因地制宜地提出:道路改为下穿白塔山的隧道贯穿形式以提高北滨河路网的交通运输能力,隧道口处设置锚索抗滑桩、锚索框架和挡土墙结构以防止出现山体滑坡,隧道施工方式采用全机械开挖以减少对白塔山上方古建筑群的影响,设计采用预制拼装式的桥墩及钢箱梁结构以缩短现场施工周期并减轻施工期间对北滨河路网交通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