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27篇
  免费   260篇
公路运输   1126篇
综合类   2150篇
水路运输   1012篇
铁路运输   1060篇
综合运输   33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78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333篇
  2012年   396篇
  2011年   476篇
  2010年   387篇
  2009年   380篇
  2008年   390篇
  2007年   503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沙沙 《时代汽车》2022,(1):148-149
为提升焊接机器人的焊接效率与柔性水平,本文通过结合激光视觉模块与焊接路径规划模块,将焊接路径算法融入路径规划系统中,从而实现焊接零件多规格、多品种的柔性焊接。  相似文献   
2.
杨铭 《时代汽车》2022,(2):112-113
在能源匮乏的背景下,新能源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延伸至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未来汽车领域的发展趋势。21世纪初,国外就开始尝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但是受到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随着新能源汽车换电技术的发展,换电站的建设成本越来越低,而且新能源汽车换电的标准越来越规范,我国汽车龙头企业逐渐开始研究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补给方式以充电为主变为充换共存,换掉模式能够为充电模式提供有效的补充,这是我国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3.
赵少忠  黄鑫  许振浩  李明海 《隧道建设》2022,42(7):1289-1299
为解决复杂岩溶隧道溶洞处治难题,以利万高速公路谋道连接线工程齐岳山隧道为依托,调研隧道施工过程中揭露的26处溶洞,分析溶洞的发育规模、充填特性、含水特性、发育位置与地质成因,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特大型溶洞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规律,通过案例分析探讨隧道不同位置溶洞处治技术。结果表明: 1)隧道揭露中型溶洞最多,大型溶洞次之,小型和特大型溶洞最少,揭露溶洞多为无充填或部分充填的干溶洞,发育位置主要集中于掌子面; 2)隧址区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利于岩溶发育,但由于隧道高程较高,地下水位接近或低于隧道设计标高,未揭露含水溶洞; 3)溶洞与隧道交接部位隧道围岩位移量最大,需加强支护; 4)形成隧道不同位置、不同规模溶洞的处治技术与原则并应用到工程实际中,后期运营结果证明溶洞处治效果良好。 溶洞处治应建立规范化超前探测、标准化处治流程、模块化处治技术及针对性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4.
明确影响不同规模城市中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路径,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策略调节城市居民出行结构,进而提高城市交通系统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现有研究较少关注中、小城市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较缺少同省份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跨城市规模对比分析,不利于策略制定者运用出行方式关键影响因素调节居民出行行为。考虑到与出行行为和与出行需求相关的社会经济因素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潜在差异,有必要研究、对比不同规模城市的居民出行方式选择。以交通可达性、出行者个体属性、出行特征、出行偏好为因素构建影响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理论路径模型,并在山西省选取大、中、小城市样本,收集居民个体出行数据,利用基于未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并探究上述因素对3类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具体作用差异。通过研究发现:①4个建模因素对3种规模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表明策略上的“因地制宜”是有效改善居民出行结构的基础。②在大城市与中等城市,交通可达性通过偏好对出行方式选择的间接影响较强于其对出行方式选择的直接影响;在小城市,出行者个体属性通过偏好对出行方式选择的间接作用比其直接作用更强。③3个城市中,与个体属性和出行偏好有关的间接路径均成立;然而,与交通可达性有关的间接路径并不全部成立。在大城市与中等城市,交通可达性可通过影响出行偏好与出行特征,进而间接影响出行方式选择;在小城市,交通可达性对出行方式选择的间接影响仅通过出行偏好传递。  相似文献   
5.
隧道建造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变革过程,隧道智能化建造是当前隧道建造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归纳总结隧道建造技术发展的4个阶段,在概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铁路隧道总体发展成就基础上,论述了隧道智能化建造的必要性,探讨铁路隧道智能化建造所面临的挑战,提出智能化建造的基本概念与涵盖范围,阐述了功能架构及技术组成,从多源异构地质信息融合及智能判释、围岩质量智能评价、智能化设计理论及方法、智能化施工技术及信息化管控平台等5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发展现状、剖析了存在问题并对应提出了技术提升方向与实现路径。最后围绕建造目标及建造模式两个方面提出了智能化建造愿景,为隧道智能化建设领域的决策者与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
考虑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 CAV)应用先进的车联网与自动驾驶技术,可以采用智能交叉口的组织形式,大幅提升交叉口的通行效率,为降低CAV与人工驾驶车辆(Human-driven Vehicle, HV)混行条件下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出行成本,提出智能交叉口在城 市交通网络中的布局优化问题,建立数学优化模型并求解。首先,基于对两类车辆行驶特性的分析,建立混合用户均衡模型,描述CAV与HV的路径选择行为;其次,从交通规划者的角度,以系统最优为目标,整合混合用户均衡模型,建立面向新型混合交通流的智能交叉口网络布局优化模型,并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最后,选取Sioux-Falls交通网络作为案例分析,验证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并研究CAV渗透率变化对优化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智能交叉口在城市路网中的合理规划极大地提高了新型混行场景下城市交通系统的出行效率,同时,大幅降低了由于网联自动 驾驶单方面技术优势带来的CAV与HV的出行效率差距,增进了出行公平性。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广泛的应用场景和领域使交通承载力的基础理论和量化研究方法等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研究问题。作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交通承载力向上与城市交通规划,向下与机动车需求管理融合,可以得到多个延伸的科研选题。在特定的时空网络中,一定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下,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就是道路网络或基础设施现有或未来的承载状态,即交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交通环境稳定时,道路交通设施单元或系统的承载能力或阈值。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从基础理论、量化研究方法和实践应用这3方面提出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现有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研究存在理论体系不完善,评价量化方法有效性难以保证,评价指标选取缺少标准化,复杂系统承载力缺乏综合的内外部耦合协调分析,以及应用技术方法落后等问题。首先,未来可以建立较完善的交通承载力理论体系;其次,标准化评价指标,建立有效评价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研究交通系统内外部的耦合协调机制,提出协同优化策略;最后,改进应用技术方法,拓展自身及交叉领域应用。为城市道路交通承载力研究提供理论保障,为促进我国交通可持续文明发展建设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调车作业计划自动转化为联锁进路问题,介绍一种动态进路规划方法。把站场抽象为一个无向联通图,使用Dijkstra算法,求解出计划中的起点轨道到终点轨道的一条顺序包含无岔区段和道岔的最短路径。使用模糊匹配算法,对联锁表基本进路中的设备与最短路径中的设备,按照顺序以及设备实时状态进行匹配,获取到正确的进路组合,实现动态进路规划。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球能源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解决中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也就会越来越广泛。对于不同技术的前景,产业界和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讲述了我国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最后,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安全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璇 《船舶工程》2019,41(S1):185-189
从系统构成、拓扑结构、技术特点、经济成本等方面对高压交流输电、电流源型高压直流输电、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几种常见长距离输电方式进行比选分析,重点论述了各种输电方式的优缺点、在海上应用的技术方案可行性以及适用情况。工程实际中,最优方案需根据负荷规模、输电距离、供电质量、经济成本等进行综合论证比选。在此基础上,侧重对电压源型高压直流输电在海上输电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为其在海上油气田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作为一种新型输电方式,可有效提高输电距离、减小海上平台面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是未来海上油气田长距离输电技术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