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1.
结合佛(山)开(平)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运用有限单元法分别模拟计算了高速公路拓宽工程新老路基发生差异沉降时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两种路面结构的应力状态,对差异沉降引起的路面结构层不同位置、水泥稳定碎石层中的附加拉应力和剪应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新老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2.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深厚压缩层地基条件下路基沉降控制是施工中的难点问题.鉴于此,结合工程实例,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相应的控制方案,并对方案的技术性、经济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和研究表明,在沉降控制设计中引入支挡结构,不仅能够提高路基沉降控制水平,还能够降低工程成本,减少施工对周围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收到更好的施工效果,值得在类似工程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孙斌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4,(4):73-76
富水、积水条件下的全风化花岗岩地层往往呈现出膨胀及软化特征,继而导致该地层下明洞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及衬砌开裂。通过裂缝素描确定合理的注浆孔布置方案,先期注浆小导管对明洞基础进行加固,后续设计钢管树根桩补强方案。监控量测表明该方案有效地控制和缓解了明洞衬砌开裂发展及地基沉降变形,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建大跨公路隧道小角度斜交既有线时,如何在施工时控制既有线的沉降技术是工程成功的关键。对既有线采用便梁形式加固既有线由于小角度斜交,跨度大导致加固范围过大,必然造成施工费用高,施工难度大等。通过有限差分数值软件FLAC3d对隧道施工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隧道施工时既有线两轨道水平高差和前后高差进行分析,得出大跨隧道小角度斜交下穿既有线施工时采用一次施作超长管棚+小导管注浆方式,采用CRD工法施工,并结合既有线预扣轨加固措施,能有效地控制施工沉降,保证既有线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5.
李海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10,23(1):31-34
采用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穿越既有建筑过程中控制沉降措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盾构开挖时,土仓土压应该大于开挖前地层侧向土压力的理论值,在本工程中,通过现场试验和监测,得出土压系数取实测侧压力系数的1.2~1.3倍时,盾构开挖时地表沉降达到较好的控制。当盾构穿越既有建筑物时,应考虑建筑物附加应力对地应力的影响,调整土仓中土压参数。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调整前后地表沉降量有较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众多影响路基的沉降稳定因素,以大广高速公路新乡段路基沉降控制技术为例,有关路基沉降速率取值标准的确定方法的介绍。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不均匀沉降限值标准直接影响着路桥过渡段的处治费用和行车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基于大量调查,归纳出三种不均匀沉降类型及两种简化模型,并建立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限值标准,这对于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分析路桥过渡段产生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对路桥过渡段的结构设计措施及施工控制进行探讨,可为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