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1篇
  免费   59篇
公路运输   1063篇
综合类   387篇
水路运输   496篇
铁路运输   336篇
综合运输   1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依托绍兴市镜水路南延工程与杭绍台高速公路坝头山共线叠加段路桥隧工程,针对路基与隧道工程同步建设施工风险高等突出问题,研究并优化两者交互施工工序,通过有限元分析和监控量测,模拟先施工隧道后开挖路堑、先开挖路堑后施工隧道及先开挖部分路堑后施工隧道再开挖剩余路堑的三个方案;对比分析变形、内力、塑性区分布等变化特征,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监控量测很好地吻合仿真计算,成功控制了施工风险,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增大,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小。道路建设分割了动物的栖息环境,产生了野生动物穿越引起的动物或人的安全问题,因此,在道路建设中逐步开始了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和研究。崇明生态岛的北沿公路建设中,为了保持生物多样性,帮助在该地区道路两侧生活的动物相互交流,设置和建造了2个小型野生动物通道。2020年1月~2021年12月,对该沿路区域的陆生脊椎野生动物资源调查,记录到4种两栖类、2种爬行类、47种鸟类和2种哺乳类。2021年6月,公路建成后,采用直接调查和红外触发相机,对通道被利用情况进行监测。至2021年12月,记录到有泽蛙、黄鼬、白鹭、池鹭和珠颈斑鸠等动物利用通道或通道口。与道路沿线野生动物调查结果相比,均为该区域高频出现的常见物种和优势物种,说明通道对动物具有持续被利用潜力。本研究结果将为在城市化区域内设置野生动物通道提供设计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3.
韩战伟  刘迪  成益品 《隧道建设》2022,42(Z1):480-485
为解决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岛隧结合部E1管节顶部减载沉箱基床整平施工中,因潮位低、流速大、施工条件错综复杂造成的水下人工整平存在的安全风险问题,研究开发挖掘机搭载GPS等自动定位测控系统进行减载沉箱碎石基床整平。该系统通过GPS、双轴倾斜仪计算获得驾驶室的位置、姿态,再通过各个摆臂上的单轴倾斜仪计算获得各个摆臂、挖斗的位置和姿态,以指导驾驶员进行基床整平施工。采用该系统对碎石基床整平后,碎石基床高程验收最大值为+4.2 cm,最小值为-3.5 cm,达到了设计及施工要求,提高了碎石基床整平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周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紧张的现状,如何集约高效利用通道资源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以绍兴市镜水路南延工程与杭绍台高速公路坝头山共线段路桥隧工程为依托,创新性地提出了路桥隧耦合设计方案,解决了高效利用通道资源的难题。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耦合设计总体布置中关于隧道顶板厚度的关键技术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并从围岩变形、二衬内力、塑性区分布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当顶板厚度14 m时为最优方案。路桥隧耦合设计方案实施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成功地解决了通道及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难题,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不同干湿循环路径对Q2原状黄土宏观强度和微观结构的影响,考虑地下黄土赋存环境,开展了3种干湿循环路径下的三轴剪切试验、核磁共振测试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Q2原状黄土强度、微观孔隙分布和土颗粒结构的演化规律与特征,并结合矿物成分变化探讨了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湿循环路径下,宏观参数-黏聚力与微观参数-孔隙分布、孔隙和土颗粒平均直径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劣化效应,参数衰减趋势完全一致,即干湿循环幅度越大,上限含水率越高,衰减越严重,劣化效应越明显。宏观参数-内摩擦角与微观参数-孔隙和土颗粒结构演化特征相似,即内摩擦角小幅波动,孔隙与土颗粒的形态、结构复杂度和排列有序性基本稳定。考虑干湿循环幅度、上限含水率和循环次数3种参数,构建了微观孔隙劣化特征函数,解释了不同干湿循环路径下的孔隙劣化特征,揭示了Q2原状黄土微观孔隙损伤劣化两阶段发展规律,即波动式损伤积累上升阶段和损伤劣化稳定阶段。相关研究成果可为不同循环路径下的原状黄土宏微观劣化认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查阅长江上游宜宾至重庆段的航道图,统计枯水位条件下顺直边滩的高度、滩宽与河道宽之比等形态参数,设计两种临水面坡度不同(α=0.167和0.200)的滩体,利用概化模型试验,研究其在不同水力条件下主要断面的水深和流速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水深是影响主要断面同一测点水深变化和流速变化的的主要因素,即距离滩头越近壅水现象越明显,当流量等水力条件相同时,水深增加,紊动作用减弱,同一测点水深变化量越小,沿程断面的垂向平均流速、近底平均流速和断面平均流速的变化均相应减小。研究成果将为交错边滩的水流特性及演变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辅机设备控制中,转速调节和汽机遮断控制采用NT6OOO控制系统搭配SY532C单通道伺服控制装置进行处理。由于设备的特殊作业环境,对于转速的调节需要配置机旁手动控制方式,通过旋钮接触开关对EHA-SY型电液执行器进行开度上面调整,从而对配套汽轮机主蒸汽进气阀实现阀位控制,从而改变辅机设备进气量,达到手动调节汽轮机转速的目的。基于SY532伺服卡增、减指令步长设计这一过程进行完整的叙述,包含出步长厂设置参考标准、现场实际应用后对步长的需求、旋钮接触开关转换输出脉冲至伺服卡的逻辑调整等。研究表明:该指令步长设计可以有效的克服汽轮辅机系统调试过程中转速调整的滞后、精度不高等缺点,具备通过机旁控制箱调整转速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将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对带有人工缺陷的试件分别采用CR、超声相控阵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比对,试验结果表明CR检测技术与相控阵检测技术在体积型缺陷与面积型缺陷检出率方面各具优势,应结合实际工件使用工况,确定可能出现的缺陷类型,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与检测工艺,最大限度地提高缺陷检出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总组场地资源不足,导致生产效率难以提高等问题,利用龙门吊吊装能力覆盖区域以外的场地、总组工装、1000 t运输平板车等资源来解决总组场地资源的紧张。应用海工规范,重点探讨总段异地总组的必要性、差异点、工艺设计流程和相关实例,探讨提高场地利用率的新工艺工法,促进有限资源下产出效能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