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8篇
综合类   29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18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郝国伟 《铁道车辆》2002,40(12):31-32
介绍了非接触式缓冲器自由高自动测量仪的测量原理,系统构成及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2.
橡胶缓冲器性能变化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东祝 《铁道车辆》1995,33(5):46-47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车用弹性胶泥缓冲器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着重介绍了弹性胶泥和城轨用弹性胶泥缓冲器的性能优点、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4.
对微型计算机接口电路中常用的双向三态缓冲器74LS245进行了功能分析。并利用可编程技术和VHDL语言输入方法对双向三态缓冲器内部的结构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地铁车辆通用技术条件》(GB/T7928-2003)标准解读(续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车辆型式与列车编组 7.3.2联结装置中应有缓冲装置,其特性应能有效地吸收撞击能量,缓和冲击。该装置承受的能完全复原的最大冲击速度为5km/h。 新增条文。原标准4.2条虽然提到“列车在以相对速度5km/h冲撞下不出现残余变形”,但没有明确缓冲装置的技术参数。目前不同车型的车钩缓冲装置所能承受的最大冲击速度差异较大,北京地铁目前大量运用的车辆基本仍为全动车.车钩缓冲器能够承受的最大冲击速度为3km/h。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针对传统滑轮缓冲器的缓冲性能不足以及阻拦索张力峰值过大的问题,[方法]采用基于行程可变阻尼的滑轮缓冲器替代传统滑轮缓冲器,应用AMESim软件对2种滑轮缓冲器进行建模与仿真分析。[结结果]结果表明:基于行程可变阻尼的滑轮缓冲器可以有效提高阻拦装置的各项拦截指标,且对舰载机冲击载荷的适应性良好。与传统滑轮缓冲器相比,其阻拦索张力峰值降低25%,舰载机最大加速度降低23%。[结结论]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改善舰载机阻拦装置的性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铁路车辆编组连挂中车钩缓冲装置冲击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车辆编组连挂时的平稳性,保证所运货物的完整无损,通过对铁路车辆编组连挂时车钩缓冲装置的冲击特性进行分析,建立编组连挂时的缓冲装置的力学模型,对模型分析解微分方程得出位移时间曲线、加速度时间曲线以及加速度峰值,从而得出编组连挂的最大加速度与车钩系统的阻尼有关。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米轨货车橡胶缓冲器——XJH-1的新型结构方案与设计计算方法。该缓冲器仅由盖板-橡胶与隔板-橡胶两个互换性单元构成, 采用零初压力, 制造与维修时无须专用装拆设备, 具有重量轻、冲击力低和缓冲效果好的优点; 而且安装拆卸方便, 互换性好, 制造与维修费用低, 充分利用了缓冲结构空间; 为开发大容量提速、高速和重载铁路车辆橡胶缓冲器奠定了基础。设计计算方法有效地应用到了缓冲器开发。  相似文献   
10.
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与计算机仿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原山  马玲 《铁道学报》1989,11(3):10-20
作者分析丁以往纵向动力学模型失真的原因,并结台敞车冲击试验资料,提出一十用数字仿真的车辆纵向动力学模型。通过计算,认为纵向动力学模型应考虑钩缓装置的质量、缓冲器回程的滞后现象和冲击摩擦系数随冲击速度的增大而降低的事实。文章以车列的互撞为例,得出的结论是仿真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