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1篇
  免费   161篇
公路运输   3691篇
综合类   2348篇
水路运输   3766篇
铁路运输   1635篇
综合运输   31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158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755篇
  2013年   537篇
  2012年   775篇
  2011年   800篇
  2010年   830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939篇
  2007年   702篇
  2006年   776篇
  2005年   655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427篇
  2002年   310篇
  2001年   246篇
  2000年   179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55篇
  1997年   114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69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63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针对澧水青山枢纽在上游口门区受到弯曲水流、分汊河道地形、口门区水流断面的突扩和缩小及流量等水流问题,采用定床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对上游口门区水流条件的改善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改善水流条件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在上游口门区原设计方案及改善方案1条件下不能满足通航水流条件;根据方案2的布置,在上游口门区无错口地布置3个导流墩,且对右汊河道进行疏浚至43.0 m时,能够较好地改善上游口门区的水流条件,且船闸口门区在设计通航水位下的水流条件均能满足船舶安全通航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赣江南支吉里枢纽位于S形急弯河道,河势地形复杂,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水流条件较差,依托1:100整体水工物理模型对其通航水流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枢纽上游水流条件复杂,通过调整上游航线与主流交角至31.08°、整治滩地子堤高程至17 m、土堤退后30 m、合龙等工程措施,基本满足水流横向流速在0.3 m/s之内的要求。2)枢纽下游口门区及连接段可通过调整下游切滩角度至10°使得各项流速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5.
《水道港口》2022,(1):103-108
中等水头船闸的输水系统通常根据相关规范及同类工程经验,兼顾考虑输水效率及船闸基础,对分散输水系统和集中输水系统进行技术经济论证。结合水台子船闸工程的特点及船闸相关设计规范,对输水系统型式进行了研究和比选;通过调查分析大量基础资料并结合物模试验,设计确定了水台子船闸工程采用具有局部分散效果的集中输水方案,方案相比传统集中输水方案闸室内可不设镇静段且输水时间相对较短,相比分散输水方案更节省工程量及投资。模型试验表明,设计的输水系统水力特性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7.
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制约单条线路运能提升的主要瓶颈是折返站的折返能力.以实现乌鲁木齐轨道交通1号线远期100万人次运能为目标,分析列车折返能力.基于图解法对折返站的站前单渡线折返、站后单渡线折返、站前站后交替折返和站后双渡线交替折返这4种折返方式的折返时间、折返能力进行了分析与计算;根据不同的折返能力对线路运能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从实际行车组织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不同行车间隔条件下的折返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8.
碍航特性分析对于枢纽上游水位变动区的急弯航道设计尤为关键。针对浯溪枢纽上游马头岭急弯复杂的水流条件,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与船模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进行不同水位组合下弯道河流碍航特性研究,在分析航道水深、航道流速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方案。结果表明,枢纽上游水位变动区的通航设计水位受枢纽运行调度方案的影响较大,急弯航道航线调整是优化通航条件的有效思路,可为类似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分析在传统折返配线条件下,最高速度和编组量数(车辆长度)对线路折返能力的影响,并总结其相互制约关系:即随着编组的增大和速度目标值的提高,传统方式折返能力将逐步下降,如当速度目标值为160 km/h、车辆选型编组为A型车8辆编组的情况下,折返能力最大为27对车/h(侧式站后折返).为应对传统折返方式的能力限制,提出新型折返方式——混合式折返方式,其适用于通道运量需求较大、速度目标值较高的情况,并通过仿真模拟软件X-drive测试不同速度、不同编组、不同停站时间条件下的折返能力.结果表明:在速度目标值160 km/h、车辆选型编组为A型车8辆编组的情况下,最大折返能力可达38对车/h,与传统方式相比,折返能力及输送能力可提高40.7%.  相似文献   
10.
铁路技术站能力是衡量其运输生产效能的重要指标,为了体现能力的伸缩性并提高能力测定的精度,分析了三参数区间与泛灰数应用于能力表示的适用性,通过三参数区间保证能力上下界的取值范围,引入泛灰数来降低能力运算可能带来的区间扩张,并根据作业系统的状态界定了收缩、平衡和松弛3种能力. 通过多种区间估计方法的比对,采用JAB (Jackknife-after-Bootstrap)区间估计方法对铁路技术站能力的伸缩范围进行测定. 郑州北编组站的实例分析表明:相较于原有的能力定值表示方法,基于三参数区间泛灰数的能力表示与估计方法测定的区间宽度更小,区间位置更加精确,当置信水平为95%时,置信区间为[9.6933,10.2043],区间宽度为0.511;当置信水平为90%时,置信区间为[9.7358,10.1653],区间宽度为0.429;郑州北站通过能力的收缩度为0.99,松弛度为1.01,改编能力的收缩度为0.94,松弛度为1.07,说明能力测定结果呈现一定的松弛和收缩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