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工程实践中人工湿地内部结构设计依据缺乏的现状,研究了人工湿地各结构层的净化效能贡献率。结果表明:土壤层既有净化作用又有持续的溶出渗漏效应,其对COD去除率、浊度和色度的净贡献为-2.6%、-74.8%、13.2%;植物和填料生物是湿地COD净化的主力,占比分别为20.1%和64.1%,但同时也是出水色度的主要来源,占比分别为34.9%和59.5%;持水层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和辅助净化功能,承担了74.8%浊度去除量,对色度和COD去除分别有30.2%、16.2%的贡献率;研究建议工程实践中可设计无土壤层的滴滤式人工湿地,从而降低湿地的堵塞风险,结合周期布水提高DO渗透深度,进而提升出水水质;研究建议采用无纺布替代土壤层在集排水层和填料层之间设单层或多层持水过滤层进行滤速控制、控制反应器内布水形态和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