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经合理设计的防落梁限位装置可以有效减小地震发生时桥梁上、下部结构间的相对位移,阻止落梁破坏的发生,而明确限位装置力学性能是对其进行合理设计的必要前提。为探明缓冲型防落梁钢圈限位装置的滞回性能和破坏模式,并提出极限位移和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制作了6个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分析了钢材种类、限位装置截面高度h和直线段长度a等设计参数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初期的加、卸载过程中,试件以弯曲变形为主,刚度及承载力低。由于弧段部位过早出现塑性,卸载后出现永久性变形;试件在反复加载过程中,累计塑性变形增加,后期以拉伸变形为主,刚度大。试件达到最大承载力后,发生颈缩、断裂破坏,最终丧失承载能力。②分析试件圆弧段测得的应变,加载初期内侧受拉,外侧受压;随着位移的增加,弧段外侧达到最大压应变后,试件被拉直,中性轴偏离截面形心;破坏时,试件各部位均出现较大的拉应变。③参数a对试件启动限位功能时机影响较大,对试件初期刚度几乎没有影响;参数h增加时,承载力的增长速率、初期刚度以及最大承载力均增加,但对位移影响较小;改变钢材种类对承载力影响较大,对位移影响较小。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类限位装置的极限承载力与极限位移计算公式,并验证了计算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钢圈限位装置的力学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二维钢圈限位装置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单调递增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在研究中,考察了参数钢圈厚度t对限位装置的承载力、缓冲性能和限位性能的影响。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施加单调递增荷载的过程中,钢圈和限位导向轮接触区域及其附近区域为高应力区域,并最终在钢圈和限位导向轮接触处附近区域断裂破坏;随着钢圈厚度t的增加,限位装置的缓冲性能增强,极限承载力也随之增长;而限位性能与钢圈厚度t关系较小。  相似文献   
3.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高度普及,智能工厂、智能工业控制系统等工业物联网平台的兴起已成为数字化车间发展的新趋势。尽管制造商广泛关注物联网平台的不同功能要求,但很少考虑安全问题,特别是在数据安全性方面,存在大量隐私泄露的案例。已有一些为工业物联网平台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解决方案,然而,由于在不同的场景中采用了不同的通信协议和交互模型,使得这些解决方案往往是孤立的、碎片化的。因此,为工业物联网平台构建通用的跨平台安全通信技术已成为迫在眉睫的挑战。本文分析不同工业物联网场景的逻辑和要求,并将其抽象为通用模型。针对不同工业物联网平台的可能攻击,设计一种通用的数据安全方案,以条件代理重加密技术为基础来抵御这些攻击。本文提出数据安全技术可确保未经授权的用户无法访问数据。本文还评估了该技术的安全性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较低的开销实现高效和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2010年1月23日,深圳市锐明视讯技术有限公司召开了2009年年度工作总结会议,公司董事长赵志坚回顾了过去一年深圳锐明视讯的工作,对公司2009年在陕西咸阳实施的国内第一个3G公交车载视频监控项目和在济南实施国内第一个大范围使用3G公交车载视频监控项目的成功运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还指出,2010年公司将采取广联合共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上下游优化组合资源,  相似文献   
5.
摘要:针对钢桁架斜拉桥,在总结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修正的ElCentro地震波作为时程分析的地震动输入,考虑一维、二维、三雏地震波的输入,分别进行了一致激励时程分析、一致激励和反应谱分析的比较,并对行波效应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动驾驶车辆在雾天情况下易将行人误检和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GCANet除雾网络和CenterNet检测网络相结合、有效进行雾天行人识别的联合检测方法。该方法在GCANet中引入结合底层细节和全局结构的复合损失函数,优化除雾图的结构细节及图像质量;并将改进的GCANet除雾算法应用于检测算法的训练图像预处理中,最后送入CenterNet网络训练。试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合成雾天数据集Foggy Citypersons上的平均对数漏检率MR-2值达到9.65,在真实雾天数据集RTTS上的平均精度AP50值达到86.11,降低了雾天场景下行人的漏检和误检情况,有效提升了检测网络在雾天条件下的泛化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