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在发动机再制造产业发展和新版《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制造专业的发动机课程理应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出与发动机再制造行业发展相契合的知识架构和内容。课程探索,在《汽车发动机装配与调试》课程原有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具体学情,增加发动机再制造工艺需要的部分知识,比如旧零件分类、旧零件清洗、旧零件筛选、旧零件加工、再制造零件检测等。课程改革和探索,旨在让学生掌握发动机再制造技术和工艺流程,并且为发动机再制造行业培养合格的一线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2.
PRT系统作为现代交通新技术,拥有诸多其它交通系统不具备的优势,比如乘坐舒适、搭乘便捷、大运送能力、较低建设成本、较低运营成本等。文章结合PRT系统现阶段的技术能力和特点,多方面分析可得它尤其适合作为机场片区的客运交通。随着PRT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PRT系统还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甚至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人们新的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某型动车组铝合金焊接车体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焊缝部位进行简化建模,焊缝与实际存在的差异在等效结构应力计算中进行修正;基于标准BS EN 12663—1:2010分析了车体承受的载荷,采用Box-Behnken正交矩阵设计确定了车体的9个疲劳载荷工况;对车体有限元模型施加多轴载荷,分析了车体侧墙上的4条长焊缝部位的应力分布,确定了6个应力因数计算的关注点;采用名义应力法和等效结构应力法计算车体侧墙焊缝的应力因数,对比分析了2种应力分析方法。分析结果表明:2种应力分析方法在循环次数为1.0×107的许用应力范围不同,名义应力为16.40 MPa,等效结构应力为26.61 MPa;6个关注点的名义应力范围均小于其等效结构应力范围,得到的车体焊缝6个关注点的名义应力和等效结构应力的应力因数分别为0.33、0.25、0.50、0.49、0.76、0.62和0.23、0.24、0.39、0.45、0.61、0.48;针对同一焊缝的关注点,名义应力法计算的应力因数大于采用等效结构应力法计算的应力因数;名义应力法存在很大的分散性,导致应力因数偏大,而等效结构应力法物理意义更明确,计算的应力因数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