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刘淑燕 《隧道建设》2019,39(5):795-801
为解决目前地下2层双线同站台换乘设计方案普遍存在的土建造价高、空间浪费大、换乘比例受到一定限制、车站前后区间交叉多、联络通道设置不方便、施工风险大等问题,通过对5、9、12 m 3种地铁车站站台层中间线路的左右中心线间距方案进行比选,选取12 m线间距方案为综合最优方案,扩大后的空间可设置设备用房或换乘站台;同时,根据实际换乘客流情况,选择合理的地铁线路左右线布置方案。通过实例分析可知: 通过采用新的布置方案,此类同站台换乘车站前后区间均可采用盾构法施工,不需要在区间设置竖向联络通道,从而可以减少明挖车站长度,降低车站和区间的综合造价,同时减少区间的平面交叉,降低施工风险;增设换乘站台的方案还可以增加车站同站台的换乘比例。  相似文献   
2.
刘淑燕 《隧道建设》2017,37(Z1):79-85
地铁车站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有利于乘客使用和运营管理,为使佛山地铁三号线的标准车站布置标准化和模块化,汲取已有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理解和实践,提出佛山地铁三号线公共区(包括站台宽度、楼扶梯和票亭布置、站厅和站台高度、柱跨和公共卫生间布置)、设备区以及出入口、风亭和风道等的设计思路,给出标准车站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方案,并通过计算验算标准站的客流适应性。通过研究使佛山三号线地铁车站58%的公共区、19%的设备区和86%的风亭布置标准化,30%的设备区布置模块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可为其他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