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61篇
综合类   64篇
水路运输   46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
新年伊始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十年来美国的技术和工程类新创公司中,约25%拥有至少一名在外国出生的创始人。该研究为有关特殊专业人员签证的辩论增加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8月14日,上海通用别克经销商在复宣酒店报告厅举办了主题为"镜"像世博的摄影讲座。此次讲座邀请到了上海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抗震用金属软管在安装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对华东输油管理局某输油站5#罐用金属软管断裂钢带的检验和计算,指出了金属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和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海上极端波过去常常导致船舶结构的极限破坏,而船舶的极限崩溃涉及到船体结构的动态极限强度和结构非线性.该文通过二维的水弹塑性方法研究了集装箱船在极端波中的非线性动态强度,该方法考虑了船体的极限强度以及船体结构的非线性和波浪之间的耦合.并通过该二维水弹塑性方法和极限评估方法研究了船体结构的结构优化.文中还通过二次规划法(SQP)来优化基于非线性的动态强度的集装箱船体结构.最少的结构成本是本优化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保证船体的强度要小于结构的极限强度,并且结构设计尺寸要满足规范的要求.随着设计波高的变化,这些优化的设计变量的变化趋势得以发现,一些研究的结论可用于船舶规范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克强 《交通与运输》2012,28(4):35-35
2012年6月12日,东昌汽服一年一度的员工节如期举行. 2012年的员工节一改往年的形式,由原来的一日活动延伸为一周的活动,旨在让员工感受到公司浓郁的企业文化氛围.在这一周内,每天都安排一场专题活动,有踢毽子、跳绳、棋牌、歌神比赛,以及厨艺食神大赛等,让这个喜庆的节日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椒蒿不同部位挥发油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椒蒿不同生长部位中提取挥发油,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并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结合计算机质谱图库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结果 椒蒿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共检索23种物质,其中茴香脑含量占80.80%,β-罗勒烯含量占1...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广西八尺江大桥建设的工程实例,介绍如何利用二三维有限元电算程序对矮墩宽箱连续刚构桥进行施工和成桥阶段的计算分析,从而达到满足宽箱(18·5m)、矮墩(12·5m)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新疆地区沥青路面在高温差条件下易产生疲劳和反射裂缝等问题,进行A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优化设计和路用性能及关键施工技术研究,确定最佳配合比为橡胶粉细度40目、橡胶粉掺量18%、油石比7.3%;对A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ARAC-13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能都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可应用于高温差地区公路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