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水路运输   2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州湾地貌特征及海床演变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为判明胶州湾海床冲淤演变趋势 ,在地貌调查及有关资料整理的基础上 ,对胶州湾的形成和演变进行了分析 ,从沉积特征与泥沙来源上对海床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认为海床处于稳定状态 ,并将延续这种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现场实测资料,对大铲湾的动力特征及水下地形进行分析研究.弄清了港区附近海域泥沙来源及水沙运动规律.并就工程方案预报其淤积量,从而推荐其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3.
洋山深水港海区水深、流大、含沙量高、水流流态紊乱,泥沙淤积问题是建港中的关键问题.文中总结了1998年以来在洋山深水港泥沙方面的研究工作,介绍了研究中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归纳总结了洋山深水港区泥沙研究的科研成果及其创新点,并对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作出评述.研究认为,洋山港海域泥沙运动形态以悬移质为主,潮流对泥沙具有起悬和搬运双重作用,水流强弱是港口建成后维护要求水深的关键;一、二期工程方案封堵小洋山-镬盖塘-小岩礁汉道,建设顺岸式码头,不易采用挖入式港池方案;北港区规划方案以汊道方案较为稳妥;远景规划方案可采用单通道的南北双汊道规划方案;并基于平衡含沙量理论,提出了海床冲淤演变预测公式和顺岸式港池淤积预报公式.  相似文献   
4.
根据洋山深水港区近期(2009年~2013年)的现场观测资料,通过对多年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和数值模拟,深入研究了洋山港海域冲淤变化和四期港区泥沙淤积情况。其结论显示:大小洋山主通道海域海床总体稳定,西北部局部的冲刷环境为四期港区港池航道的增深创造了有利条件,预测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港池和航道的年回淤强度为1.0~2.0 m,接近二期港区的实际淤强,计算回淤量为457~881万m3,二期工程港池和外航道的成功开挖,表明港区的增深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洋山深水港区选址和规划的回顾,提出了洋山深水港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自然条件、可观的经济效益和不错的社会效益;根据北港区建成后的海床冲淤变化,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物理模型试验和船舶航行模拟技术综合分析得出,洋山深水港区北港区规划方案采用半汊道方案为稳妥、合理的方案;归纳了对洋山港总体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洋山港四期工程水域属非正规浅海半日潮,总体上呈现出冲刷的态势,受四期工程西侧导流堤的修建,西侧断面冲刷幅度较大,年冲刷量大约为0.7m,再向东逐渐减小,东侧断面基本不冲不淤。颗珠山汊道的落潮作用,对四期港区水域水深变化起到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1 前言 深圳西部港区位于珠江口伶仃洋东岸,矾石水道与暗士顿水道的交汇处.建港时间虽短,但发展速度快,年吞吐量近3000万t,为全国十大港口之一.由于目前通航的马湾水道即急水门和咸汤门航道引航被动,通过能力差,已不适应深圳西部港区的发展乃至深圳特区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因而开辟铜鼓航道势在必行.本文根据水文泥沙条件和潮流泥沙淤积模型试验,经综合分析比较推荐铜鼓西航道为开发航道,为深圳西部港区航道开发提供了科学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洋山深水港区选址和规划的回顾,提出了洋山深水港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自然条件、可观的经济效益和不错的社会效益;根据北港区建成后的海床冲淤变化,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物理模型试验和船舶航行模拟技术综合分析得出,洋山深水港区北港区规划方案采用半汊道方案为稳妥、合理的方案;归纳了对洋山港总体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粉沙质海岸港口外航道骤淤通常是由风浪造成的,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只有波浪和波浪引起的泥沙运动具有随机性。文章提出了"有效风能"概念,从理论上推导了粉沙质海岸由风况计算骤淤积量的概化模型,应用黄骅港实测资料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指出骤淤量与风能存在线性关系,利用率定后的关系公式计算了黄骅港不同大风的淤积量,建立了黄骅港航道淤积量的概率分布曲线,并指出大风骤淤量的概率分布服从P-Ⅲ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0.
拟建中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港区是第五、第六代集装箱的运输基地 ,其一期工程方案的布置关系到该港区的命运。根据崎岖列岛间港区特殊的水文泥沙特性和塑造海床的主要动力 ,从地形与动力相适应的平衡理论 ,提出了建港方案的选择标准为V↑/V↓ 比值的大小 ,并按诸多方案的模型试验结果 ,选定方案Ⅱ - 5优为一期工程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