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1篇
综合运输   9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过江交通问题是沿江城市交通发展的瓶颈,过江通道的建设是沿江城市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福州市过江交通成为阻碍福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的门槛。通过选择双约束重力预测模型预测福州市闽江未来年过江交通量,并分析其原因及对策,为福州市未来过江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泉州市泉港区某道路采用抛石挤淤结合强夯法置换处理软基为例,阐述了软基处理方案的选择、设计与施工。采用钻孔揭露结合瑞雷波法对软基处理效果进行检测,通过计算校核检测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处理软基科学合理,能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3.
单线循环吊椅式客运索道的设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悬索抛物线理论为基础,对单线循环吊椅式客运索道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推导并建立该类客运索道设计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周新年 《中国索道》2002,2(4):33-35
提出林业索道优化设计理论,建立林业索道的承载索优化设计和给定设备的林业索道优化设计的数字模型,并进行理论推导,在推导和建立其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高级BASIC语言编制系统软件,该系统包括承载索的优化设计及给定设备的林业索道优化设计2个子系统。系统充分考虑到索道的各种约束条件,能使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使用该系统软件,运行速度快,计算精确,操作简便,通用性好,功效高。  相似文献   
5.
单线循环吊椅式客运索道设计系统以悬索抛物线理论为基础,在已建立该客运索道设计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Visual Basic6.0开发而成。实现给定参数的输入,通过微机计算,输出该客运索道所需的数据。改变过去人工烦琐计算,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客运索道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我国客运索道的发展历史进行扼要总结,分析与评述国内客运索道的生产现状;在阐述各类客运索道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并比较分析各类客运索道的技术参数,同时提出客运索道对景区建设的影响,注意其安全性和经济性;结合福建省具体情况,展望福建省客运索道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周新年 《中国索道》2002,2(5):24-28
提出林业索道优化设计理论,建立林业索道的承载索优化设计和给定设备的林业索道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理论推导。在推导和建立其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高级BASIC语言编制系统软件。该系统包括承载索的优化设计及给定设备的林业索道优化设计2个子系统。系统充分考虑到索道的各种约束条件,能使生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使用该系统软件,运行速度快,计算精确,操作简便,通用性好,功效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典型重载通道道岔的观测,对特定重载铁路钢轨病害如接头轨端冒沿、鱼鳞伤、钢轨侧磨、肥边等随时间推移的发展变化进行了重点统计分析,掌握设备伤损变化规律,同时对此类道岔的钢轨打磨周期给予初步提出,促进科学维修养护研究。  相似文献   
9.
架空索道设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新年 《中国索道》2001,1(6):15-25,28
根据行业标准,满足林业架空索道设计规范进行单跨或多跨驾空索道设计计算,对索道侧型进行验算和绘制,能检验木捆最低点是否与地面疑点相碰,能确定方式方法;根据不同索道索系,对工作索进行计算,并为选择绞盘机提供决策。以此建立我国单跨或多跨架空索道设计的数学模型,并编制了高级BASIC程序。使用本系统功效高,操作简便,运算速度快,计算精确,通用性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旅游交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周新年  林炎 《综合运输》2004,(11):49-52
广义旅游交通是指以旅游、观光为目的的人、物、思想及信息的空间移动,它探讨的对象包括人、物、思想及信息。狭义旅游交通则将讨论对象限定在人或物,通常指为旅游者实现旅游,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以及目的地内进行游览再回到出发地,整个旅游活动过程所利用的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总和,包括各种交通设施以及与之相应的一切旅途服务。旅游从本质上说包括旅行和游览两方面的内容。一般而言,旅行仅仅是手段,游览才是旅游者的真正目的,旅行是必须的,旅游交通也是必须的。这对旅游者而言,就意味着旅游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观上的不必要和客观上的必须之间的矛盾。因此,为了增加旅游者对旅游交通的认同程度和满意度,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弱化该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