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灵  杨松 《铁道建筑》2012,(8):140-142
利用机制山砂(MFA)代替河砂进行了板式无砟轨道用CA砂浆的配制研究工作,通过对山砂CA砂浆(MCAM)的以抗压强度和流动性为验证指标的正交试验,初步证明了机制山砂应用于CA砂浆中的可能性和各原材料之间的相适性。试验结果表明:"乌江"水泥与专用沥青乳液是相适的;对山砂CA砂浆28 d抗压强度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水泥、乳化沥青和山砂;水泥与乳化沥青的比值C/A值宜控制在0.6~0.7之间;山砂CA砂浆28 d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8 MPa以上,甚至达到3.0 MPa。  相似文献   
2.
随着语用学和话语分析的兴起,关于言语引述的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对新闻报道中转述引语的研究逐步转向其语篇和语用功能。以评价理论为基础对新闻报道中转述引语进行分析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将丰富批评话语分析这一体系。通过从新闻转述方式、消息来源、转述动词三方面分析《纽约时报》中新闻转述引语的态度资源、介入外部声音的种类和转述动词的语势,考察报道者如何运用它们来传达自己的观点并试图揭示其中隐含的意识形态,以及它们如何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并控制读者的思维。  相似文献   
3.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外,还必须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积极探索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络技术和翻译变体下的专业英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增强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越来越多的专业院校开设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此类课程教学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交际能力.本文首先论述了网络技术对提高专业英语交际能力的作用,接着以笔者所在学校的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为依据,分析了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结合网络技术和采用翻译变体方式教学的可行性和操作性,从而提出为提高学生专业英语交际能力,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创新,逐步形成适应我国学生的专门用途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根据预测量钢桥面铺装结构温度场对预测因子气温的依赖关系,基于工程实例中钢桥面铺装层温度场和气温的实测数据,用统计分析软件PASW进行铺装层表面极端温度非线性回归模型求解,并确定了该项工程钢桥面铺装结构的设计温度,对于钢桥面铺装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提出挑战,高校英语教育迫切需要适应新世纪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要求。消除传统教学弊端,从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周灵  于江  叶奋  武金婷  李林萍 《中外公路》2011,31(6):142-145
以新建钢桁架桥的沥青桥面铺装结构为研究对象进行温度场的实测,根据夏季高温季节和冬季低温季节对铺装结构温度场的实测结果,研究了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温度造成钢桥面铺装结构破坏的原因,并对钢桥面铺装与一般桥面铺装及路面温度场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探讨了桥面铺装结构极端温度计算关系式,可为桥面铺装结构的...  相似文献   
8.
模糊语的使用在报刊英语中很普遍.通过报刊英语中的实例,从语用学的角度,根据格赖斯提出的合作原则与里奇的礼貌原则对报刊英语中的模糊语的语用功能进行探讨,说明模糊语言的简明性、灵活性和概括性恰好符合了语言交际过程中的策略性和礼貌性的要求.另外针对翻译过程中模糊语的处理也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即对等法,变异法,补译法,从而在译文中准确地传达原文信息和实现其特有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语言中历史最悠久的修辞格之一.在新闻英语中,比喻也是最常用的修辞手段.本文对新闻英语中常用的几种比喻类修辞格进行欣赏和比较,分析各种辞格的修辞特点,并探讨了新闻英语中比喻类修辞格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灵 《中国水运》2009,(9):139-140
无船承运人是货运代理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无船承运人的涵义,许多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对无船承运人地位及其新的涵义的研究就十分有必要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