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尹亮 《重型汽车》2010,(6):28-30
<正>现在在市场上运行的自卸汽车有一大部分为中顶腹部举升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较为复杂,装配工艺要求较高,但液压缸的行程小,结构简单,造价较低。举升形式受力状况较好。连杆组合式举升机构具有举升平稳、液压缸活塞的工作行程短、举升机构布置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模块化设计在汽车插接器开发中的应用,重点论述模块化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公路工程施工领域常用的安全检查依据是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考核评价指导性标准》,该标准缺少黄土地区隧道施工安全检查的相关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黄土隧道施工常见事故类型、分析事故原因、总结工程经验,提出黄土隧道施工安全检查重点,为安全检查标准提供依据。对黄土地区隧道施工安全检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流动舞台车市场发展的需求,研究流动舞台车第二代产品的功能、结构及其机、电、液联合控制系统的提升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减小动车组车载设备的气动阻力,针对受电弓检测装置左右设备分别建立单体和3节车编组的数值计算模型.基于空气动力学的数值计算方法,将列车明线运行工况归结为定常不可压缩黏性流体流动问题.利用结构化网格划分软件对计算区域进行离散化并验证网格无关性,再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预测受电弓检测装置周围流场,对比分析不同列车速度、运行...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车辆的安全性和能量利用率,从路径规划的层面出发,针对避免车辆遇到极端工况及低效率工况的问题,提出将车辆稳定性判据模型和交通流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来规划车辆路径,使得车辆在路面湿滑情况下实现快速、安全的行驶。使用交通流模型预测车辆未来将要面临的交通环境变化,再使用稳定性判据模型评估未来交通的安全性,以便为混合动力车辆规划出最快且最安全的路径。具体来讲,为了预测混合动力车辆未来将要面临的车速及车流密度的变化,使用通量矢量分裂格式求解广义Aw-Rascle-Zhang(GARZ)宏观交通流模型。此外,使用驾驶人在环仿真平台PreScan,收集了同一驾驶人在不同车速及不同相对前车距离时给出的前轮转向角响应。基于前轮驱动(FWD)前轮转向(FWS)车辆和全轮转向(AWS)分布式驱动车辆(DDV)的Simulink模型,给出了不同前轮转向角对应的轮胎力饱和因子(δTFSC)响应。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训练不同车速和车流密度对应的δTFSC,建立了车辆的稳定性判据模型。使用新建立的稳定性判据模型对交通流模型预测的参数(车流速及车流密度)进行稳定性评估。然后,基于以上的方法优化了车辆行驶路径,以确保车辆在湿滑路面上的行驶安全。最后,使用US-101真实交通流数据来验证交通流模型的预测结果。经实例验证得出:交通流模型与车辆横向稳定性判据模型相结合可以从路径规划的层面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并提升交通系统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中直流分量产生的机理,详细分析了单相全桥结构、H5拓扑结构和一种具有隔离作用的新型拓扑结构抑制直流分量的原理。通过仿真分析比较发现,新型拓扑结构具有较好的抑制直流分量的能力。该研究为光伏并网发电技术今后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基于有限元技术的动力总成悬置支架拓扑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动力学仿真并获得载荷数据.进而应用有限元方法对动力总成悬置支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使用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技术对支架模型进行拓扑优化,减轻了悬置支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绝大部分桥管系统软件只能处理文字和图片数据,文字描述或二维示意简图往往很难做到准确和直观的缺陷,分析了在桥梁管理系统软件中实现三维信息模型功能的必要性。根据三维信息模型的概念和B-S架构软件系统的特点,基于能在浏览器中实现三维渲染的WebG L技术和其脚本框架three.js,给出了在B-S架构桥管系统软件中实现桥梁三维信息模型功能的方法,并探讨了软件开发时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