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分析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穿越3条活动地质断层的特征,表明断层的变形具有不可抗拒性和巨大的破坏性。当断层发生突发性黏滑错动后,上、下盘相对产生复杂的空间三维变形,结构同时具有拉、压、剪、扭、弯等共同受力特性,其作用对穿越的隧道产生巨大的影响,导致隧道严重变形、开裂甚至破坏。据此估算1号线沿线断层的最大位移量及百年变形量,阐述浅埋暗挖法的结构设防方案、结构受力计算模型、断层处理的接头方案,以及断层处的结构防水等技术措施,提出的静态强制位移法是对此工程难题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
结合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现状及国家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政策形势,参考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分两方面阐述设计工作要点。从建设需求考虑,设计需在原则标准制定、设计单位职能、接口关系、设计程序完整性、枢纽设计、标准化设计、管线综合设计、投资控制、装修设计、地下水处理等10个方面重点考虑;从设计角度提出建设管理方面应在规划控制与落实、施工质量、设备招标、一体化开发、安全质量风险评估、人才培养、运营筹备等7个方面重点关注。在此基础上,针对各工作要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乌鲁木齐市跨活动断层轨道交通1号线地铁隧道为研究对象,根据活动断裂带近场区几何学特征与运动学特征并结合区域地震构造条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综合方法,针对活动正断层粘滑错动下隧道衬砌结构在不同因素条件时的纵向力学响应,系统计算分析了整体式隧道衬砌结构纵向应变、主应力、裂缝和围岩-初期支护附加接触力等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结构埋深从10 m增至20 m,隧道结构设防范围无明显变化;断层倾角从60°增至80°,隧道结构设防范围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AC-16I型沥青混合料采用控制应力的加载模式的室内小型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了聚酯纤维(Bonifbers~)、玻璃纤维、矿物纤维(Fiberand~)及不掺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讨论了纤维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的改善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掺加纤维后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三种纤维中聚酯纤维(Bonifbers~)对混合料的疲劳性能提高幅度最大,玻璃纤维对混合料疲劳性能的影响最小,且聚酯纤维(Bonifbers~)方便施工,经济性好。  相似文献   
5.
西安市快速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地下车站、区间的施工方法受结构型式、工期、工程造价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根据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对环境、投资、工期等的影响,进行了地下车站施工方法的比选.对不同区间隧道采用明控法、矿山法、盾构法进行施工的适应性作了分析.讨论了饱和砂土液化、湿陷性黄土、饱和软黄土等不良地质情况下所采用的工程措施,对地裂缝及文物保护等问题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