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盛 《铁道建筑技术》2023,(5):126-129+166
针对跨海桥梁在复杂海况下的施工技术难点,结合澳氹四桥单桩单柱式桥墩海域施工实例,分析了单桩单柱式桥墩的结构特点;根据地质条件并综合施工周期和工程成本等因素,分析钢板桩、钢吊箱两种围堰的施工应用和施工要点;介绍桥墩钢筋安装工程中采用的预制钢筋笼整体吊装工艺,给出墩柱施工过程遇到桩基预留钢筋偏位的处理方法。基于此,总结分析了单桩单柱式桥墩海域施工的技术要点,为同类型工程实施提供经验借鉴,扩充跨海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边界元软件Sysnoise对加肋圆柱壳建造中可能产生的椭圆度、轴线倾斜、舱壁倾斜偏移的多种误差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尺寸误差模型的系统声辐射特性。结果表明,声功率随着几何偏差尺寸增大而增大,但在所确定的加工工艺允许的要求范围内,这些偏差对声辐射影响很小,其中椭圆度对结构声学性能的影响较其他两种结构误差稍大。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奥迪轿车车门铰链支座的辊锻成形新工艺。对新工艺方案和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经生产实践验证,它具有锻件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节省原材料、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赣南红层滑坡分布规律的映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赣南地区红层滑坡及其环境背景资料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滑坡与自然环境及人工作用的映射关系,运用数理统计与图表分析,揭示了滑坡与其形成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区域滑坡的分布规律与形成特征,为全面研究赣南区域性红层滑坡的机理和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采用GT-Power以等效二冲程方法建立对置二冲程(OP2S)柴油机一维仿真模型,以进气口高度、排气口高度、进气口宽度圆周比、排气口宽度圆周比为试验参数,设计正交试验,并以平均指示压力、给气比、扫气效率为评价指标,利用Taguchi算法分析仿真结果的信噪比,优化试验参数,得到了各参数对OP2S柴油机换气效果的影响程度顺序与最优气口结构.结果表明,利用Taguchi算法可得到OP2S柴油机气口的最优参数组合,从而有效提高OP2S柴油机的换气性能.  相似文献   
6.
空调配管振动是引起整机振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减小配管振动,需要合理设计配管结构,以避免因配管结构固有频率与激发频率接近而发生机械共振。空调配管内通有高温高压气体,对配管固有频率的影响不可忽略。文中利用ANSYS/Workbench计算了配管在流固耦合情况下的固有频率,并与空管固有频率进行对比,显示了二者的差异性,为空调配管前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盛 《中国水运》2011,(11):22-23
展望"十二五",临港新城将以"四驱一体、一体双轮、港城共荣、互动发展"的工作思路,找准新的切入点,解放思想、凝心聚力、鼓劲增压,再造一个"百万标箱、亿吨强港"。江阴临港新城位于江苏省江阴市西部,东临主城区、北枕长江、西面和南面与常州接壤。几年来,江阴临港新城始终坚持"以港兴城、港以城兴、港城共荣、互动发展"的发展战略,全力打造苏锡常都市圈的  相似文献   
8.
盾构法隧道施工在穿越重大风险源或复杂环境时,必须采取措施控制隧道结构及地面建(构)筑物的沉降。通过在盾体径向注入沉降辅助剂和厚浆法的双重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地面建构筑物及管线的沉降,减少成型管片的浮动。文章主要介绍沉降辅助剂及厚浆法的施工原理及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体现的优势,并结合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园山站—阿波罗南站区间穿越房屋建筑及河道段的应用情况验证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桩-土体系、桩-岩体系的荷载传递规律;总结了成孔时间、泥皮厚度、孔壁粗糙度、桩底沉渣厚度等因素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机制;结合现场实际经验,提出了几种提高桩基承载力的措施,并在项目中加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机动车驾驶人主要通过视觉搜索行为获取交通信息,为了分析老年驾驶人进入道路交叉口的视觉特性,建立了5个道路交叉口的虚拟场景,并进行了驾驶模拟试验,采集了21名老年驾驶人和17名中青年驾驶人进入交叉口的眼动数据。应用动态聚类法将驾驶人的视野平面划分为5个注视区域;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2组驾驶人进入交叉口的注视特性、扫视特性、注视转移概率和注视平稳分布概率;并通过灰色关联度矩阵分析了影响注意转移行为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老年驾驶人对非行驶方向上的注视区域的注意都相对较差,2组驾驶人的注视持续时间、扫视幅度和扫视平均速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老年驾驶人的扫视幅度和扫视速度明显低于中青年驾驶人,而且老年驾驶人的注视点分布在车辆正前方区域的平稳分布概率为80.7%,比中青年驾驶人的69.3%高11.4%,并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老年驾驶人注视转移模式的灵活性相对中青年驾驶人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