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1.
常用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中很少考虑坡体内地下水的承压及径流作用, 致使边坡滑移机理分析有偏差, 出现多次治理后仍反复滑移问题, 在边坡稳定性评价中考虑地下水的承压及径流作用, 为有效、 经济、 合理地滑坡治理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以浙江省某高速公路高边坡的多次滑移和左幅桥台基础侧移问题研究为切入点, 通过现场深入调查、 钻探、 监测等综合方法, 总结了边坡滑移及桥台基础侧移工程地质问题, 分析了边坡微承压特征, 计算了边坡体内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 研究了微承压条件下边坡滑移及桥台基础侧移的力学机理及临界条件, 提出了应急救援和永久治理方案。 研究结果表明: 地下水因排泄区的强风化层中夹大量黏性土而排泄不畅, 被大量封存在边坡体的强风化层中, 致使边坡具有微承压特征; 降雨条件下具有微承压特征的边坡发生滑移的临界条件为强风化层与中风化基岩面之间的综合平均临界摩擦角为 21°, 桥台基础发生侧移的临界条件为强风化层与中风化基岩面之间临界摩擦角为 24°; 经稳定性评价及长时间运营, 印证了应急救援和永久加固方案有效、 合理地处治边坡滑移及桥台基础侧移问题。  相似文献   
2.
岩溶发育情况对于桥梁基础方案的确定十分重要.覆盖型岩溶和埋藏型岩溶,由于埋藏于地下,加强对钻孔中溶洞的分析,对于查明桥址区岩溶的特征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湖南省某高速公路大桥逐桩钻探48个钻孔的成果,详细分析了钻孔中灰岩面起伏、溶洞顶板高程、溶洞底板高程、溶洞顶板和灰岩面的距离、溶洞底板和灰岩面的距离、钻孔中溶洞总高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物探、原位测试等多种技术手段获取地质体工程地质信息,建立了高速公路勘察信息系统,分析了勘察过程中信息提取与传统的内容、影响因素及其中减少信息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前,随着数字化技 术的不断发展,专业数字化能 力的不断提升,数字化正在给 勘察设计行业带来巨大改变, 工程勘察的数字化已成为行业 发展的重要方向。工程勘察数 字化能有效提高生产能效,加 强成本 、进度和范围的确定 性。本文以数智交院研发的 “数字勘察平台”为数字化实践 内容,采用数字化勘察平台后, 以并联工作模式替代了原来的 串联工作模式,在提高勘察效 率和质量,规范化及标准化勘 察内容,节约人力成本、时间成 本和减少工作量方面效果明 显。  相似文献   
5.
硬质岩地区的岩溶区和断层带突水防治的关键在于突水判据的建立。 文章先从理论研究出发, 以材料力学、 结构力学和理论力学为基础, 建立了 “有效隔水岩层 (柱) ” 的突水力学结构模型; 采用了构建函数的方法, 得到了 “有效隔水岩层 (柱) ” 的总势能函数表达式; 基于突变理论, 构建了岩溶区及断层带突水的尖点突变模型, 获得了 “有效隔水岩层 (柱) ” 厚度、 长度、 水压力及岩石力学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 基于断裂力学, 建立了一种硬质岩地区的岩溶区和断层带突水损伤力学判据, 并以正在施工的广西某隧道为例, 开展了应用研究, 提出了隧道穿越硬质岩地区的岩溶区及断层带突水防控对策。 研究结果表明: 突水临界厚度值按计算突水临界厚度值的 1. 5 倍取用, 能较为有效地指导施工, 验证了理论方法较为合理; 提出的岩溶区或断层带突水防控对策, 对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为解决隧道岩溶区和断层带突水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