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列车超速防护(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系统车载设备测试案例分类存在的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准确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将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与朴素贝叶斯算法相结合,应用于测试案例分类的方案。利用TF-IDF算法筛选特征词及权重,对朴素贝叶斯算法进行加权处理,并基于实验室现有ATP车载设备的测试案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文章的特征词提取及测试案例分类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正> 从一个普通小白领到朋友给予的"环球自驾游达人",我只想用我的故事告诉更多热衷环球旅行的朋友:只要心怀梦想和信念,都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环游神话。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开展QC活动,提高3500t客货轮舱口盖安装质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基于空气动力学理论分别推导了作用在接触线上的空气阻尼和脉动风气动载荷, 并将空气动力项添加至接触线波动速度公式中进行修正; 通过风洞试验和CFD绕流仿真得到了横风环境下的气动阻力系数, 分析了不同空气阻尼下接触线波动速度的变化规律; 基于AR模型和接触网的结构特性, 建立了具有时间和空间相关性的接触网脉动风场, 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脉动风速和风攻角对接触线波动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静风载荷引起的接触线空气阻尼很小, 当平均风速达到30 m·s-1时, 接触线空气阻尼仅为0.3, 接触线波动速度为549.1 km·h-1左右, 因此, 空气阻尼不会对接触线波动速度产生较大影响; 当来流风攻角为60°, 平均风速不大于10 m·s-1时, 脉动风下接触线波动速度标准差和最值差分别小于1和6 km·h-1, 此时接触线波动速度相对无风情况变化较小, 脉动风载荷对接触线波动速度的影响不明显; 当风速达到40 m·s-1时, 接触线平均波动速度较无风情况下降39.39 km·h-1, 且其标准差和最值差分别达到11.84和75.98 km·h-1, 此时接触线波动速度出现大幅下降与振荡, 最小波动速度低至474.16 km·h-1, 因此, 脉动风下风速越大, 接触线波动速度受脉动风载荷影响越显著; 当风速保持30 m·s-1, 来流风攻角为0°~30°时, 接触线波动速度标准差和最值差分别小于1和5 km·h-1, 此时脉动风载荷对接触线波动速度的影响较小; 当风攻角为90°时, 接触线波动速度标准差和最值差分别达到12.38和73.19 km·h-1, 此时接触线波动速度出现大幅下降与振荡, 最小波动速度低至472.91 km·h-1, 因此, 脉动风下来流风越偏于水平方向, 对接触线波动速度的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5.
高效、准确的故障定位技术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针对列车超速防护系统(ATP)车载设备故障分析存在复杂性高、依赖专家经验等问题,提出将小波神经网络(Wavelet Neural Network,WNN)算法应用于车载设备故障诊断的方法。针对车载设备中的应答器传输模块(Balise Transmission Module,BTM),首先根据经常发生的故障类型,匹配ATP中相应的故障日志语句;然后建立网络结构,利用小波理论修正网络的权值与参数;最后结合WNN算法精准地分析和预测故障。选取BTM单元的100组故障数据作为样本进行仿真实验,并与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以及SVM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小波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测试样本平均绝对误差降低至6.917%,相关系数提高到97.402%,该算法在高速铁路列控车载设备故障分析方面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船舶主机基座螺孔在分段上实施划线和钻孔的工艺,是对传统的船舶主机的安装工艺进行的改革,实施该工艺,既提高了预舾装率与施工质量,又可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