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6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国民经济稳步提高的今天,公路隧道在公路工程建设中日益显著。它不仅影响着国民的交通问题,更是公路组成结构中的主要部分。由于有些路段已经盘踞至山区、丘陵地带,导致隧道施工成为公路工作常态。从公路隧道施工监控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监控信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由此可见,认真落实监控工作,不仅确保了公路工作的安全,也为隧道施工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下制备具有不同活性的氧化镁膨胀剂,研究掺氧化镁混凝土在不同养护制度下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氧化镁的活性反应时间随着煅烧温度的增加而提高,其水化活性随之降低;800~900℃煅烧制得的氧化镁适用于常温环境下混凝土干燥收缩补偿;1 000℃煅烧制得的氧化镁适用于混凝土中等水化热引起温度收缩的补偿;1 100℃煅烧制得的氧化镁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高水化热引起的温度收缩补偿。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区桥涵结构专用混凝土的耐久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铁路桥涵结构专用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能指标以及现场实际检测结果,提出了提高青藏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长期耐久性能的若干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青藏铁路桥隧结构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特点,分析了青藏铁路桥隧结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的具体指标,提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介绍了青藏铁路专用DZ型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品质指标及其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DZ型系列高性能耐久混凝土的主要性能达到如下要求:最低极限灌注气温为-20℃;抗冻融循环能力达F300;耐硫酸盐腐蚀极限浓度达到15000mg·L-1;抗渗等级大于P12,氯离子渗透值小于1000库仑;耐风蚀磨耗率小于0 5kg·m-2;碱—骨料反应膨胀率小于0 04%。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北大风、干旱的气候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区段浇筑墩、道床板混凝土,从混凝土的内养护和外养护两方面出发,研究了内养护材料、模板类型和新型外养护方式对混凝土结构抗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养护材料能显著减小混凝土的早期收缩,降低混凝土早期开裂程度,同时不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透水模板布和保湿养护布不仅可以显著改善混凝土结构的外观,还能有效预防混凝土开裂和降低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6.
水稳基层是路面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路面稳定和路面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路面施工质量的高低影响路面使用寿命的长短,只有路面施工质量达标才能保证路面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所以,在水稳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加大对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路面施工质量符合实际要求,保证路面能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截至2005年底,预计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46 935 km,公路网密度达到46.1 km/100 km2;内河航道通航总里程达到9 892 km,沿海主要港口吞吐能力达到2.4亿吨.  相似文献   
8.
无砟轨道道床板开裂已成为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针对无砟轨道道床板现浇混凝土容易开裂的现状,结合工程实例,采取内掺养护材料、外喷高效养护剂的“内部抗裂、外部防裂”双重裂控技术,并配合新型保湿养护膜的附加防裂措施.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道床板混凝土的开裂问题,提升了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质量,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
岩相法和快速砂浆棒法试验结果表明,青藏铁路用混凝土中的大多数骨料含有典型的碱活性矿物。为预防混凝土日后发生碱-骨料反应,确保桥涵结构的长期耐久性能,在青藏铁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了限制混凝土原材料碱含量,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总碱量,掺用优质粉煤灰及DZ型专用复合外加剂等技术措施。为了考察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对碱-硅酸反应的抑制效果,根据我国实验室实际情况,参照ASTM C1260提出了一套实验方法。研究表明,复合掺入优质粉煤灰和DZ型专用复合外加剂后,采用该试验方法检验的结果表示抑制碱一硅酸反应有效。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砂浆试件的微观结构与宏观膨胀试验结果吻合。可见,采用上述技术措施抑制青藏铁路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