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正>0引言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国际内河电子航道图协调组(IEHG)所倡导的电子海图(ENC)、内河电子航道图(IENC)有效地促进船舶航行的安全,国际海事组织(IMO)也认同电子海图取代纸质海图。东亚9国海道测量机构网站于2016年2月8日启用,预计今后10年间,基于ENC和IENC的电子海图导航将会与纸质海图导航共存,并终将取代后者。美国、欧盟采用政府机构测绘制作并免费供公众下载的策略,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方便船用终端制造商  相似文献   
2.
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研究可航水域动态计算的数学模型及算法,使其能够根据用户指定的船舶吃水需求,结合实时或预测水位,计算并更新可航水深范围,以辅助船舶驾驶员确定可航水域并选择合理航线。该研究的关键在于,如何基于航道水深数据特征选取合适的水深数据动态插值算法、TIN模型生成算法、等深线追踪算法、等深线光滑算法等。最后,依托ArcGIS的二次开发功能和空间分析工具,完成电子航道图可航水域动态计算工具集的研制。  相似文献   
3.
苏通大桥主梁施工期GPS实时监测系统的坐标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声享  杨保岑  郑义 《桥梁建设》2008,(1):77-79,83
根据苏通大桥主梁施工期GPS实时监测系统的建立要求,为解决GPS实时、全自动监测的坐标成果至工程施工坐标系的转换问题,介绍了2种常用坐标转换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表明,采用三维空间转换模型的应用效果较好,据此设计并编程实现了该系统的坐标转换过程,运行状况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
石昕  杨保岑  彭文  张典 《水运工程》2012,(4):196-199
长江电子航道图作为数字航道建设的核心内容,在长江航道现代化现设中将起到数据基础和系统支撑的关键作用。介绍了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的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和系统的总体架构,对空间数据库、生产系统和应用服务系统的逻辑结构、功能模块等进行设计,重点对生产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了阐述,为数字航道、智能航运的早日实现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基于ArcGIS平台搭建、以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的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系统是整个长江电子航道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研究相关标准规范、定制开发多种辅助工具及质检功能模块,实现数据模型扩展、多源数据入库、物标自动编辑、多版本产品定制等功能,从而保障电子航道图的快速生产和更新,为电子航道图应用服务提供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子航道图在内河航运中的广泛运用,航道要素数据更新的时效性问题日显突出。文章在分析国内外电子海图数据更新技术的基础上,研究长江电子航道图水深要素、航标要素和其他要素的更新方法,以及更新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处理算法,构建各类航道要素的更新模型,最后形成基于长江电子航道图生产编辑系统平台的动态更新方案。  相似文献   
7.
文中通过研究ArcGIS平台下长江电子航道图接边的关键技术,从接边的源数据、工作流程、工作方法、质检等方面进行经验分析和总结,提出长江电子航道图接边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接边的效率和质量,使之满足长江电子航道图更新频率高的要求,为长江电子航道图的生产、应用提供有力支撑,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动力特性是结构的重要参数,能有效反映结构线形和内力的变化.文中设计一套软件程序对桥梁结构施工期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利用监测数据验证软件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构的动力特性并进行初步物理解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