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58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新手驾车最怕的就是夜间驾驶,甚至对“开夜车”充满着恐惧,因为对面来车车灯这么一照,就什么也看不到了。那为什么老司机们能游刃有余的处理夜间的情况呢?我可以肯定地说,这基本上和视力没有任何关系,只和驾驶的技巧有关。夜间开车到底难在何处?应该如何应对,请看下文分解。  相似文献   
2.
春节即将来临,数天的假期又给自驾爱好者们一次忘掉工作烦恼,自由出行的机会。不过路线选择就比较伤脑筋了,走热线人太多,走到哪里看到的除了人还是人,根本找不到那种轻松出游的感觉(五一、国庆黄金周都是如此),走冷线吧,找那些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偏僻线路,风景优美人又少的地方。[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化》2005,(7):10-10
美国:美国的航海节是每年的5月22日,以纪念1819年5月22日美国蒸汽机船从佐治亚洲的萨瓦纳港起航。  相似文献   
4.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办理站的配置,涉及到需求分布、设置地点、城市规划、环保要求、业务功能及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分工、衔接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讨论铁路危险货物办理站点合理配置的内涵、任务、原则、目标,分析办理站点合理配置中的各种平衡关系,研究办理站点配置模拟模型与优化模型的优点和不足,提出在办理站点合理配置中优化模型与模拟模型的有机耦合技术的理念,构建铁路危险贷物办理站点合理配置的理论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5.
最近,沪东造船厂在建造两艘5000吨级沿海成品油船时,在一个纵向造船台上,首次采用了一条半造船法取得成功。这是缩短船台建造周期、提高船台利用率的措施之一。当第一般总长为107.42m的“建设5”号  相似文献   
6.
船舶下水时采用钢珠下水工艺,1986年10月在上海通过技术鉴定。沪东造船厂在2号万吨级纵向造船台的扩建中,研究采用了钢珠下水工艺。在1986年7月和10月,先后有两艘载重量为47 500 t的散货船“泰安海”和“泰山海”号,采用钢珠下水工艺安全地下水。在船舶纵向下水时,我国大多采用油脂下水工艺,日本普遍采用钢珠下水工艺,钢珠下水  相似文献   
7.
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将面临较平原区更严格的要求。结合当前山区高速公路施工的现状,就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9.
以全球轻型汽车测试循环(WLTC)为基础,研究了不同阶段颗粒物数量的分布特性,对发动机原始颗粒物排放进行优化,并在整车WLTC排放测试中进行了验证和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喷油时刻、喷油压力、喷油比例、喷油次数等因素对涡轮增压直喷(GDIT)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产生影响;通过发动机原始排放优化,以及在不同工况下使用多次喷射等策略能够大幅降低颗粒物排放量,满足排放法规限值要求;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WLTC测试颗粒物排放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衍欣 《驾驶园》2014,(10):76-77
<正>尽管相比以往,目前汽车的可靠度已经大为提升,所需日常维护变得更为容易,各种零件也更经久耐用,但即便如此,每天驾车出行的人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忽视行车保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在日常中只要举手之劳,很多小小的习惯,便能省却很多修车的麻烦,还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下面介绍令驾车者更为安全、更为省心的11个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