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西部山区高速公路一些结构物的设计和建造受地形等条件的限制不得不采用一些独特的结构型式和突破标准规范的设计指标。本文以虎跳峡地下互通立交为例,从线形设计、交通冲突和交通流引导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其存在的交通安全风险,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建议,可为类似工程交通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检索时间的不同类型指路标志极限信息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驾驶员检索标志信息所需的时间为指标,探讨了十字图案对十字交叉指路标志信息量的影响,继而比较了其他指路标志图案与十字图案的差异,得出了不同类型指路标志极限信息量的结论.研究结果发现,上跨桥和立体交叉指路标志的极限信息量为5条,其他指路标志的极限信息量为6条.  相似文献   
3.
王芳  郭艳  刘洪启  狄胜德  张巍汉  矫成武 《公路》2011,(11):126-129
针对目前山区等级公路交通事故严重的形势,结合三部委(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公安部)科技项目对云贵川渝四省(市)交通事故的调研,总结了山区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特征,基于概率理论交通模型分析了山区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根据调研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山区等级公路交通安全改善的建议对策,并为进一步研究改善山区等级公路交通...  相似文献   
4.
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行人过街特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人是交通环境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研究行人交通特性是提出改善行人安全措施的前提。本文初步对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人车干扰运行和行人过街运动特性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长春市南湖大路上具有代表性的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进行实地观察和试验,定量分析行人到达人行横道规律和行人过街速度特性,其中重点分析年龄、性别和人群中行人数量对行人过街速度的影响。按照年龄将行人分为中、青年人,老人,儿童;按照性别将行人分为男性行人和女性行人;人群中行人数量主要选取1,2,3及4人以上进行研究。这些数据和分析结论对下一步针对实地情况提出改善行人交通安全的方案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连接中国大陆与周边邻国交通运输通道上的交通标志设计面临诸多问题.在比对<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标志差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内外驾驶员的需求,针对不同类别的图形类标志分别设计了国际通道的方案,并通过驾驶员试验研究,测量中国驾驶员对方案标志的视认反应正...  相似文献   
6.
实验测定9名被试对不同字高和笔划宽度汉字的静态视认距离,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字高和笔划宽度对于汉字视认性的影响均显著,两者的交互作用也显著。字高越高,汉字视认性越好;相同字高下,1/14h笔划宽度的汉字视认性最佳。研究为道路交通标志汉字的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以后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对比联合国《道路标志与信号公约》与中国GB 5768-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图形类标志差异的基础上,选取28块具有代表性的标志,对云南省106名长途客货车驾驶员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其对两种标志理解程度的不同,探讨联合国《道路标志与信号公约》图形类标志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驾驶员对标志的自我感知理解程度远远高于其实际理解程度;联合国公约中"黄底、红边、黑图案"的警告标志样式更易被中国驾驶员接受;标志图案的差异对其易理解性影响较大,是制约联合国《道路标志与信号公约》在中国适用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