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基于高精度几何线形控制和大型机械化集成装备系统施工的节段预制桥梁悬拼技术,已广泛用于国内外桥梁施工。根据厄瓜多尔国家联合大桥(巴巴奥约河大桥)75 m跨径连续梁桥的工程特点,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全桥预拱度,采用GeomPro软件控制与调整几何线形,介绍JP75架桥机、水上龙门吊、悬臂支架锁定、长束张拉、强制合龙及体系转换等关键设备与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度不断增大,管内混凝土施工难度也大增,如何保证其施工质量及减少脱空是重中之重,合江长江一桥拱肋管内混凝土灌注首次采用了真空辅助三级连续接力灌注施工工法,确保了8条管的混凝土灌注施工均一次顺利完成,灌注饱满,效果良好,获国家发明专利,已推广应用到其他2座大桥的施工中,对钢管混凝土质量提升意义重大,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建设中,高路堤下的涵洞等构造物量多面广,如何既安全又经济地确定这些构造物的地基承载力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论文以高路堤下的构造物为研究对象,建立包括路堤、构造物和地基的有限元模型,对这些构造物下地基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原则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
合江长江一桥为主跨530 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共有2个拱肋8根拱肋主弦钢管,每根拱肋钢管分两边(半跨)同时灌注,拱肋管内混凝土为C60高性能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每次单边灌注方量300多m3,采用真空辅助泵送法分3级接力一次性完成灌注施工,施工质量好、速度快,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高填方路段圆管涵管节的设计和试验.考虑混凝土的开裂和钢筋的屈服,对圆管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精细地计算圆管的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圆管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可以安全的用于高填方路段.  相似文献   
6.
圆管涵承载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有限元方法和结构力学方法对圆管涵进行力学分析,通过对2种方法之结果的比较,定量分析了早几年圆管涵普遍开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圆管涵的合理结构形式,并介绍了这种结构形式在实际应用中的良好效果。理论和实践证明,提出的这种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结构承载性能。  相似文献   
7.
合江长江一桥为主跨530 m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桁架拱桥,拱肋管内混凝土设计为C60高性能自密实微膨胀混凝土,采用真空辅助泵送法施工.经过工艺试验和实桥施工证明:拱肋钢管内抽真空时采用水环式真空泵,施工方便快捷、达到的真空度高、经济性好,非常适合应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真空辅助泵送工艺中.  相似文献   
8.
基于线性和非线性稳定理论对某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进行稳定性分析。由数值模拟分析可知,考虑材料与几何双重非线性时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比仅考虑桥梁的几何非线性时小50%。改变桥梁的横撑形式、矢跨比和内倾角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横撑数量的增加,桥梁稳定性系数呈线性增长趋势,且K字、X字横撑的设置对桥梁稳定性系数提高更有利;矢跨比从1/8变化到1/3时,桥梁稳定性系数先增加后减小,且此变化范围内,最安全矢跨比为1/5;拱的内倾角从0°变化到8°时,桥梁稳定系数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内倾角为6°时稳定性系数最大。  相似文献   
9.
圆管涵结构有限元分析及加固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圆管及周围土体作为整体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计算圆管涵的应力,研究了不同性质的填土作用对圆管应力的影响,指出了目前圆管结构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刚性基座对圆管涵进行回固的方案,并给出了刚性基座的合理形成和尺寸。  相似文献   
10.
厄瓜多尔国家联合大桥主桥长1 975m,由单跨跨径75m的3联预应力连续箱梁结构组成。下部结构采用低阻低冲刷裙边空心箱板尖角承台,结合4根直径2.5m的支撑摩擦桩和倒八棱台实心墩柱为一刚度整体;上部主梁采用单箱单室两向预应力体系,重量均匀,结构简约,满足桥梁节段预制与拼装快速高质施工的要求;利用桩土弹性作用协调部分梁墩固结桥跨变形,同时采用铰接段克服长联主梁收缩与徐变、温差和地震产生位移带来的影响;设计预留体外预应力束调整营运期的挠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