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168篇
综合类   88篇
水路运输   71篇
铁路运输   75篇
综合运输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船舶航行安全、可靠性角度考虑,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航行船舶所在海域的气象状况,因此气象信息对于船舶调度管理起到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如何获取气象信息,并把获取的气象信息融合到电子海图显示平台中,对于航行船舶的监控和管理显得十分有意义。针对如何获取气象信息及如何与电子海图叠加显示两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中型客车车身骨架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先进的参数化思想运用于客车车身骨架的设计中,总结出一套基于特征和约束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和原则。根据客车通用的结构特点,以已有车型作为参照,在Pro/Engi-neer的平台上利用Pro/Program进行二次开发,创建了中型客车车身骨架的参数化模型,并提出了参数测试的方法和步骤。本方法的应用将大大缩短设计开发周期,并有效降低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SH6606轻型客车后围设计所采用的新结构,在车身整体设计方案中,后围作为独立的总成,由上下两个在的框架组成,由于应用CAD手段,在车身设计中 用复杂形状的钣金件,有利于降低车身重量,有利于采用点焊,提高了设计和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4.
5.
雅马哈雪橇     
广隶 《摩托车》1994,(2):9-11
  相似文献   
6.
7.
通过应力释放模拟卸荷的大小,结合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卸荷对掌子面稳定性、坍方破坏形态与应力路径的影响,并同极限分析的结果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卸荷量增大,掌子面安全系数整体非线性降低,前期降低梯度较后期大,应重视早支护对稳定掌子面围岩的作用。低卸荷量下,掌子面前方无塑性区;随着卸荷的提高,塑性区首先发生在掌子面中心偏下方的小部分范围,并进一步扩展;塑性区形状类似于半个椭球体。掌子面呈现鼓出状态,其中心部位存在一个低应变区;随着卸荷量的增大,掌子面位移增大,并向地表逐渐扩展;掌子面最大位移所在位置逐渐向掌子面中下方转移,此部位是位移控制的重点。地表沉陷范围集中在掌子面上方对应的地表,隧道中线位置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小。平均应力随着应力释放的增大而减小;偏应力存在极值,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数值模拟和极限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差异与隧道断面形状及破坏模式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青藏线(格—拉段)空调列车冬季运行过程中车外环境条件对车内环境参数的影响特征,采用湍流Realizable k-ε模型对车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的沿线变化进行数值分析,得到了列车围护结构外表面各方位综合温度沿线变化曲线以及各方位综合温度差异由大到小的顺序。列车行经海拔最低的格尔木和海拔最高的唐古拉站点时,沿车长方向给定位置处的气流速度均低于车内允许风速上限值,车内同一位置温度的平均水平在唐古拉站点时要稍高于格尔木站点。列车行经2站点时在所选位置竖向温差均在1.5℃之内,符合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公路建设项目进行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全面地评价;建立了公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作出决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将逐年增加。据分析,到2020年,全世界的能源消耗量将比现在增长一倍,能源的大量消耗同时也带来了地球变暖、酸雨增加等矛盾。为了人类能源的稳定持久供应,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近一段时间以来,新能源的研制开发受到普遍的重视。在诸多现在正在被使用的能源中,电力被公认为最理想、最清洁的能源。因而,继火力发电、原子能发电之后,一种新型的发电技术——燃料电池发电技术正引起各国科学家注目并被积极地着手研制。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在燃料电池的研制和开发应用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