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莫祖澜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5):139-141,152
针对区级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中管控单元划分和指标分解等关键环节,提出最小管控单元和管控指标源头-系统两级分解体系.上海市虹口区的案例表明,最小管控单元可有效衔接源头地块、控规单元和排水系统,管控指标源头-系统两级分解体系可有效体现系统性工程在海绵指标中的贡献,合理减轻源头项目的达标压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2016年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上海市在试点区域选择上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聚焦上海排水标准偏低、初期雨水污染、内涝防治严峻等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临港地区为试点区,将试点区域分成7类示范区,明确各分区重点示范内容和方向,并因地制宜科学选择25项适用技术集成于15个项目包,全面示范"源头削减、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技术路线,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3.
涝水分流是一种借助于水力模型的模拟校核功能,将涝水通过雨水管渠分流至周边能就近排河的管渠或直接就近排河的雨水系统改造设计方法。昆山市老城区的研究案例表明,在达到相同的积水点消除效果的前提下,以涝水分流为主的改造方案比以管道翻建和调蓄为主的方案在节省投资和减少交通影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涝水分流措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雨水系统提标改造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旧城区等高度城市化区域的排水系统改造往往面临用地紧张、道路狭窄等问题,泵站的布置模式至关重要。以我国东部某平原河网地区城市旧城区排水系统改造为研究对象,提出4种综合改造方案,并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认为,采用适度分散布局模式,并采用一体化预制泵站形式是一种可行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总结国内排水管道常用的非开挖修复方法,重点讨论了排水管道翻转法CIPP的技术原理、内衬壁厚设计、施工流程、验收标准,以及常见质量问题分析,并介绍了上海北翟路DN1500污水管预防性加固案例,以期对今后国内城市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应用发挥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建立环湖闸坝这一工程措施对污染物质入湖削减情况的影响,以上海市临港地区滴水湖及周边水系为模型基础,运用MIKE系列模型,分别模拟环湖闸坝在平时工况、中小雨工况以及暴雨工况按照既定的模式运行时河道水位变化情况。按照削减入湖污染量约90%不进入滴水湖的目标,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适合滴水湖的环湖闸坝高度。  相似文献   
7.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内涝频发的现象,分析了地区排水防涝特点,提出内河水位控制、增大管径、局部强排、雨水调蓄和涝水分流等五大措施,并结合某典型区域,提出系统方案。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显著提升平原河网地区的排水防涝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